苏子美是苏轼的什么

1、苏子美是苏轼的什么苏子美和苏轼两人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同姓而已 。苏子美原名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苏子美和苏轼并不是同一个人,他们唯一有关联的地方就是都姓苏,除此之外,两人再无其他联系,而且苏子美生在苏轼之前 , 他和苏轼一样,也是一代才子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 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
2、关于苏轼的资料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 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历史治水名人 。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3、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4、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
3、苏轼的词1、《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 , 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2、《永遇乐·长忆别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这是一首怀念之词 。苏轼此词一反常格,从对方写,通篇皆为设想之词,有人有己,扑朔迷离,写法上很别致 。
原文: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 。既而与余会于润州 , 至楚州乃别 。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 , 作此词以寄巨源 。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 , 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 , 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 , 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 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 , 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 , 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 , 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 , 充满哲理,是 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