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科诺奖“黄金搭档”程亦凡:我们总在追问更多问题( 二 )


程亦凡在第一时间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两位得奖者的工作都是基础研究 , 也说明基础研究 , 特别是开创性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发布的新闻稿中 , 朱利叶斯本人也谈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 这些研究一开始并没有特定的治疗目标 , 但最终可能助力治疗 。
“大多数在理解医学机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 实际上都始于科学家追随自己的好奇心 , 而事先并不知道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朝一日可能在治疗方面有用 。 ”朱利叶斯说 , “我很庆幸 , 我们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这样的公共机构和学校向我和其他研究人员提供资金 , 我们在探寻一些基本问题 , 不知道是否‘有用’或将在某一刻能够转化 。 ”
对于此次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的获奖 , 程亦凡评价道 , “我个人认为并没有得到的早了 , 很多时候基础研究确实能够增进我们的认知 , 而临床能不能够有应用 , 并不是做基础研究的唯一目的 。 ”他感触颇深 , “我觉得这是对基础研究的一个非常大的肯定 , 包括所有做基础研究的人 。 ”
在程亦凡看来 , 近些年来 , 诺贝尔奖大多颁发给了有重大临床应用的发现 , 但在历史上也有很多次是颁发给完全是基础科学的突破 。 他举例提到 , 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准晶领域 , 时年70岁的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舍特曼(Daniel Shechtman)摘得奖项 , 其贡献在于发现了准晶体(quasicrystals) 。 根据定义 , 准晶是不具有平移对称性和周期性 , 却具有普通晶体所没有的旋转对称性的有序固体 。
“我做博士的时候 , 论文就是做的准晶研究 , 准晶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的应用 , 但它是认知上的一个突破 。 ”程亦凡谈到 , 当然很多研究最后可能都会产生一些临床的应用 , “但这不是一个唯一的标准 。 ”
实际上 , 一些制药公司已经瞄准靶向TRP受体的缓解疼痛的新疗法 。 例如 , 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的慢性疼痛 ,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阿片类药物具有成瘾性 。 一种的新的思路是 , 直接靶向产生疼痛的受体 , 即TRP受体蛋白 。
当然 , 就目前而言 , 此次诺奖中涉及的TRP受体或是Piezo通道 , 目前均还没有可以用于临床的药物被发现 。 程亦凡谈到 , “TRPV1作为止痛的药物靶标进行过药物开发 , 但因为药物对体温调节造成影响而不成功 。 ”肖百龙也提到 , “我们实验室也在致力于对它的药物进行发现和开发 , 但这个可能还需要时间 , 针对这样全新的靶点来进行全新的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是非常困难的 。 ”
“黄金搭档”:从结构上理解TRP通道的功能和调控机理
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于此次获奖的官方解读中写道 , 我们对热、冷和触觉的感知能力对生存至关重要 , 这也是我们与周围世界互动的基础 。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认为这些感觉是理所当然的 , 但神经冲动是如何产生的 , 从而使温度和压力可以被感知?“人类面临的最大谜团之一是我们如何感知环境 。 ”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 科学家们接力探索上述谜团 。 然而 , 在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的发现之前 , 我们对神经系统如何感知环境 , 仍然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在神经系统中 , 温度和机械刺激是如何转化为电脉冲的?
朱利叶斯的贡献在于 , 自其1989年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以来 , 朱利叶斯和他实验室的学生、博士后研究员和其他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神经递质、药物和天然产物是如何调节神经系统的 。
他们利用动植物产生的各种有毒物质 , 包括狼蛛和珊瑚蛇的毒素、辣椒中产生“辣味”的分子辣椒素、辣根和芥末刺激性背后的化学物质 , 尝试了解负责温度和痛感的信号是如何通过神经回路传递到大脑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