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遇回音谷 回音谷( 三 )


下到谷底是峡谷轩酒店,在这里吃罢午餐稍事休息,便开始下半程的游走 。又有几位同学夫人要了滑竿,从轿夫要的价钱来看,下半程比上半程更难走 。不过导游小余说了,下半程可看的景点多哟 。
下半程真的是要爬山了 。从峡谷轩酒店出来,就开始脚踏陡峻的石阶艰难跋涉 。道窄人多,游人时常聚集,加上坐滑竿的也多起来,时常听到滑竿汉子“让道让道”的吆喝声 。好不容易登上第一座山顶,这时已是一身细汗 。
山顶大雾弥漫,雾中有一石峰,石峰上有一株小树,树枝伸展出崖外 。游客们以此为背景,争相在观景台上依栏拍照 。毓刚同学和夫人也摆好姿势,延小萍在帮他们抢机会拍照留念 。再看景点指示牌,上面写着“迎客松” 。这株迎客松没有黄山的大,姿态也没有那么标致,但据说它已在此生长了近千年 。其实这山顶的观景台并不是为迎客松而建,站在观景台,依崖边木栏,看山间“绝壁环峰丛”,那才是这里的大美景色 。峰丛是武陵山区最富特色的景观,在张家界可以看到太多太多,但绝壁和峰丛并存,却十分罕见,也许是这里仅有,这与恩施大峡谷所处的特殊地质地带有密切联系 。在风和日丽的晴好日子,凭栏望去,绝壁陡峭,丛峰耸立,清江如黛,田畴斑斓,村庄点点,好一幅江山如画的景致 。只是这样的日子太少,这大美景致时常被浓雾遮挡,只剩下峭壁上的迎客松在雾中时隐时现,久而久之,人们以为在这里就是看这株迎客松了 。有时本末倒置有其客观原因,初衷和现实会出现脱节,所以,守住初衷不易 。
从山顶下到谷底,来到的景点是“一炷香” 。这是恩施大峡谷中最有名的景点,被誉为恩施大峡谷的形象大使 。山崖交错之间露出一条石缝,石缝的尽头突兀竖立着一根细长的石柱,有如一炷香一样立在那里,永远燃烧不尽 。这根石柱为单体三叠系灰岩柱,高150米,柱体底部直径6米,最小直径只有四米 。石柱上下两段在正中间有错落,好像是两截拼接起来的,给人随时会折断的担心,其实它风吹不倒,雨打不动,已傲立群峰之中千万年 。据说晴空万里时,一朵白云叠在峰顶,远远看去就像天上的香火,宛若仙境 。只是来了几次,总是阴雨天,时而浓雾遮挡,若隐若现,时而青纱缭绕,神秘妩媚 。这时,遇到在此观赏的余胜同学,赶紧给他拍照留念,无奈雾遮人挡,始终拍不出一张好画面 。不好意思了,余胜同学 。
翻山越岭,走过“双子塔”、“大楼门”、“拇指峰”,来到又一座山顶,呈现给游人的是“大地山川”的景观 。
景观由三座姿态不同的山峰组成,三座山峰单独成景观也可分别欣赏 。一座是“玉屏峰”,长800米,宽150米,高200米,四角分明,像一道屏风挡在眼前,也像我们家乡出产的石膏枕头 。一座是“玉女峰”,高210米,下粗上细,如天王宝塔,峰顶处又如一遥望的少女 。一座是“玉笔峰”,高200米,像一根细长的“岩杆”一样,竖立在“玉女峰”面前 。三座山峰组合在一起,型似一个“川”字,耸立在大地上,构成“山川大地”的奇特景观 。这里是整个恩施大峡谷最后一处大的景观了,所以在这里聚集的游客较多 。庆岩夫妇、远翔夫妇、恩成、李江等同学都在这里聚集逗留,赏景拍照 。一路被滑竿抬着的一松这时也汇集到了这里,只是抬滑竿的汉子换了两个人 。我问一松,“怎么,开始那两个滑竿汉子还是耐不活没坚持下来?”一松笑答,“没有,我给万春夫人请了滑竿,四个汉子换着抬 。”还是困扰于雾,三座山峰时隐时现,这把为大家拍照的庆岩夫人急死了 。雾稍稍散开露出山景,庆岩夫人就赶紧召集大家站在一起抢拍镜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