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深耕自研技术 发布倚天、磐久、神龙4.0等重磅产品

央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 10月20日 , 阿里云在2021云栖大会上发布了倚天、磐久、神龙4.0、龙蜥、灵杰等多款重磅产品 。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 , 过去十二年 , 阿里云打造出中国唯一自研的飞天云操作系统 。 “构建完整的技术体系 , 是我们在数字时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 如今 , 阿里云坚持自研 , 从飞天到倚天 , 打造以云为基础的软硬件技术体系 。
倚天:为云而生的芯片
飞天云操作系统是阿里云的核心“引擎” ,为了提供更好的计算产品和服务 , 飞天向下延伸、定义硬件 。 19日 , 阿里巴巴发布首款通用芯片——倚天710 , 这是一款为云而生的芯片 , 针对云计算的特点做了大量优化 , 性能超过业界标杆20% , 能效比提升50%以上 。
架构层面 , 倚天710采用最新ARMv9架构 , 多达128核 , 主频最高3.2GHz , 可同时兼顾性能和功耗 。 同时 , 集成了业界最领先的DDR5、PCIE5.0等技术 , 能有效提升芯片的传输速率 , 并且可适配云的不同应用场景 。
磐久:自研云原生服务器系列
面向下一代云原生架构 , 19日阿里云还推出了磐久自研服务器系列 , 采用了最新型的模块化设计 , 可实现计算存储分离 , 包括了高性能计算系列、大容量存储系列、高性能存储系列等 , 拥有风冷、液冷等不同散热模式 , 服务器交付效率提升50% 。
阿里云深耕自研技术 发布倚天、磐久、神龙4.0等重磅产品
文章图片

针对云原生时代容器化、微服务、持续交付等特点 , 磐久系列采用软硬件融合方式实现极致性能 , 结合自研的MOC、FIC、AliFPGA、神盾卡等 , 满足云原生的创新开发对性能和稳定性的机制要求 。 在多核技术加持下 , 磐久系列的计算性能、IO吞吐、能效比的表现都居于业界领先水平 。
神龙4.0:云计算进入5微秒时延时代
2017年 , 阿里云推出了第一代神龙架构 , 解决困扰云计算行业多年的虚拟化性能损耗问题 , 让云服务器突破性能极限 。 今天神龙架构演进到了第四代 , 首次搭载全球唯一的大规模RDMA加速网络 , 网络延迟整体降低80%以上 , 云计算首次进入5微秒时延时代 。
阿里云深耕自研技术 发布倚天、磐久、神龙4.0等重磅产品
文章图片

据介绍 , 神龙4.0可提升分布式NLP和视觉计算30%的训练性能、Spark 大数据30%的计算性能、MySQL 60%的性能、Redis 130%的混合读写吞吐量 。
神龙4.0将弹性RMDA的加速能力融入公共云 , 让RDMA从HPC类应用 , 走向支持通用类计算场景 , 为Microservice , Serverless , Service Mesh等云原生技术大爆发提供技术支撑 。
龙蜥:服务器操作系统开源
为给服务器提供更好的性能 , 阿里云发布全新龙蜥操作系统 , 并宣布开源 。
阿里云深耕自研技术 发布倚天、磐久、神龙4.0等重磅产品
文章图片

龙蜥已在阿里巴巴内部打磨十年 , 历经“双11”大规模验证 , 性能和稳定性更优 , 给云上典型用户场景带来40%综合性能提升 , 可兼容CentOS生态 , 支持X86、ARM等主流芯片架构 , 并提供全栈国密能力 。
未来 , 阿里云计划为龙蜥投入20亿专项资金 , 并联合100家生态合作伙伴推动龙蜥生态建设 , 提供至少十年技术支持 。
PolarDB自研数据库:首次实现内存与计算存储解耦
除了操作系统 , 阿里云在基础软件的另一个核心领域——数据库 , 也迎来重大突破 。
【阿里云深耕自研技术 发布倚天、磐久、神龙4.0等重磅产品】作为阿里云自研数据库的明星产品 , PolarDB首次实现了内存与计算、存储的解耦 , 内存进一步池化 , 形成三层池化 , 使得弹性能力有数量级的提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