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深壹度 | “元宇宙”爆火,人类将成为“两栖物种”?( 二 )


正如业界对“元宇宙”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准确定义 , 各公司塑造“元宇宙”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 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开发实时仿真和协作平台Omniverse , 用于探索“元宇宙” 。 日本VR开发商Hashilus今年8月则开放“元宇宙”浏览器“Mecha Bath” , 允许用户直接从网络浏览器进入一个有大量实时在线参与者的虚拟空间 。
“技术渴望新产品、资本寻找新出口、用户期待新体验”——这是“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大爆发的主要原因 。 与2016的“虚拟现实”元年相比 , 需求端的膨胀、新技术的加持也让“元宇宙”概念落地更牢靠 。
从需求层面看 , 新冠疫情减弱人们在物理世界的联系 , 加强了在虚拟世界的交互需求 。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指出 , 新冠疫情隔离政策下 , 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 , “宅经济”快速发展 。 线上生活由原先短时期的例外状态成为常态 , 由现实世界的补充变成了与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 。
从技术层面看 ,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5G、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为“元宇宙”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其中 , 尤以AR、VR等交互技术和硬件设备成为进入“元宇宙”的关键 。 目前 , 脸书、谷歌以及国内的VR硬件公司Pico都推出了消费级VR头显设备 , 戴上它们玩沉浸式游戏、在线虚拟社交均已实现 。
目前尚在“哺乳期”
环球深壹度 | “元宇宙”爆火,人类将成为“两栖物种”?
文章图片

6月11日 , 在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学院动作捕捉实验室 , 教师叶骁郁(左)在指导学生进行动作捕捉课程实践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博摄
【环球深壹度 | “元宇宙”爆火,人类将成为“两栖物种”?】层出不穷的“元宇宙”应用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 , 不过无论是技术水平、内容供给还是用户体验仍在初级阶段 。 新经济投资机构易凯资本认为 , “元宇宙”尚在“哺乳期” , 短期内突破口还是游戏、社交和沉浸式内容 , 这是用户当下的核心需求 , 继而才能通过流量优势逐步拓展外延 , 形成生态 。
长远来看 , “元宇宙”最终会催生线上线下一体的新型社会关系 。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对采访人员表示 , “元宇宙”一方面拓展了人的生存维度 , 人将生活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融合的综合环境;另一方面拓展了人的感官维度 , 带来了现实/虚拟视觉、听觉、触觉结合的综合感官 。
“展望未来 , 线上与线下将彻底打通 , 人类的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 , 人类将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 。 ”他说 。
届时 , 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和组织治理方式等都会被重构 。 脸书公司说:“元宇宙不会为某一家公司所拥有和运营 。 它就像互联网那样 , 以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为关键特征 。 ”
不过 , 任何新兴技术的落地都会伴随着未知风险和挑战 。 相关行业专家认为 , 未来在跨企业的“元宇宙”中 , 需要有一个公允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来对用户数字资产进行确权 , 实现跨不同公司应用的调用 , 比如在A游戏中买了件衣服 , 在B游戏中要能穿戴;用户的“数字化身”也应实现在不同平台的统一和互通 。 (采访人员:彭茜 、张晓茹;编辑:孙萍、林小春、刘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