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之战双方死亡人数,198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中越之战双方死亡人数”的核心内容以及“198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
中越战争(1988年对越南自卫反击战)
隆回位于越南黄连山省国来至阆中、南盖至阆中的交汇处 。 龙徽东北约500米处 , 有一个无名高地 , 由三个大的次高地(编号分别为1号、2号、3号)组成 , 南侧为61号、65号 , 西侧为29号 。 隆回东北的无名高地 , 茅草幽深 , 树林茂密 , 山坡陡峭 , 是通往阆中的咽喉 。 控制了这个高地 , 不仅可以控制公路 , 还可以为主力歼灭阆中之敌开辟道路 。
防守隆回东北无名高地的敌人是越军第二军区345师118团6连 , 他们试图守住有利地形和现有工事 , 阻止我军向向朗忠诚方向发展进攻 。 其防御部署如下:1号高地有一个加强班 , 2号高地有一个连和一个加强排 , 3号高地有一个排 。 二号高地和三号高地是越南防守的重点 。 装备82迫击炮、60迫击炮、高射机枪、重机枪、15瓦无线电台等 。 越南的军事阵地建有圆形战壕、单兵掩体、轻重机枪掩体、反炮洞等 。  , 形成支撑点式圆形防御 。
120步兵团三营八连于1979年2月22日14时攻占29号高地后 , 奉命攻占隆回东北的无名高地 , 歼灭在那里守敌 。 接到任务后 , 连长在29号高地南侧的无名高地观察敌情和地形 。 通过分析认为 , 越军的主要防御企图是封锁道路 , 2号高地是敌人的主要防御点 , 1号高地可能是敌人的侧翼警卫 。
连长决心按照1、2、3号的顺序逐点抢占高地 , 2排为主排 , 重机枪1挺 , 由副连长带队;1排在2排攻占1号高地后 , 从1号高地向2、3号高地穿插 , 以1个班阻击3号高地之敌增援2号高地 , 2个班从2号高地北侧包抄敌人;攻下2号高地后 , 全连再次围攻3号高地之敌;3排是预备队 , 拿下高地2后会加入战斗 。 连队火力组(1挺重机枪 , 2门60迫击炮)占领29号高地南侧未知高地的发射阵地 , 支援各排进行火力打击 , 封锁道路 , 切断敌人退路 。
2月22日15时30分 , 战斗打响 。 在火力掩护下 , 主攻排4班顺利进行 。 仅用15分钟就一举攻占1号高地 , 击毙敌人4人 , 打开了连队进攻的突破口 。 为了迅速发展进攻 , 消灭2号高地之敌 , 4班从高地积极进攻 。 5班和6班分别从左右两翼进攻 , 三面包围敌人 。 遇袭后 , 4班和6班打得很顺利 。 五班被敌人的炮火拖住了 。 4班在抢占第一个战壕向纵深发展的时候也被堵住了 。 副连长指挥6班向敌人投弹 , 在硝烟中发起冲击 , 一举攻占2号高地前沿阵地 。
一排穿插在二号和三号高地之间 。 到达该地区后 , 没有完全展开 , 即被2号、3号高地的敌军火力夹击 , 造成6人伤亡 , 推进困难 。 进攻受阻时 , 全连上下互相支援 , 特别是2排3排9班 , 奋勇作战 。 到16时50分 , 他们攻占了2号高地顶部的战壕 , 进一步扩大了突破 。 3排长随后带领9班快速隐蔽插入2号高地北侧 , 连续消灭4个散兵坑和1个机枪火力点 。 越军集中各种火力向9班猛烈射击 , 排长、班长等4人受伤 , 1名士兵死亡 。
9班立即抢占有利地形 , 与敌对峙 。 17时35分 , 越军以一个排左右的兵力 , 对9班阵地连续投弹后 , 进行了第一次反击 。 9班立即向敌人投弹 , 并以全部火力一起开火 , 击毙敌人一人 , 击退敌人 。 此时9班已经伤了5人 , 死了1人 。 排长、班长及时动员战士们:一定要坚守阵地 , 与敌战斗到底 。 伤员无所畏惧 , 坚持战斗 。 当他们的右手受伤时 , 他们用左手扔炸弹和射击 。 当他们的腿受伤时 , 他们从一边滚到另一边改变位置 , 不停地打击敌人 , 从而击退了敌人的三次反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