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登泰山要准备什么东西

1、请问登泰山要准备什么东西1、装备:登山包、登山鞋、帐篷、防潮垫、睡袋、手套、登山杖、装垃圾塑料袋、太阳帽、太阳镜、瑞士军刀、哨子、手机、头灯或手电、洗漱用品,雨具;
2、药品: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跌打药、创可贴、防晒霜等;
3、食品:两升以上水 , 高能的运动饮料;少量巧克力或糖、肉类食品、榨菜、肉干、水果 。
2、登泰山而小天下是什么意思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 。
2、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 。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 。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 。
3、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 。随着视野的转换,人们对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 。
4、站在某个时空的高度来看,整个人类也不过地球演变过程中的匆匆过程,更何况每一具体的人和事乎 。站在古罗马斗兽场的废墟上,世间的一切权势纷争,金粉豪华都化为过眼烟云,万古长存的唯有这残垣断壁与飘扬在空中的历史回音 。
3、登泰山而小下一句是什么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出自于《孔子》
4、登泰山记原文译文1、原文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 , 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 , 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 , 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 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 ,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 , 而皆若偻 。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 , 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
桐城姚鼐记 。
2、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 。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 。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城墙 , 到了泰安 。这月丁未日 , 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 。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 。(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 。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 。这东边的山谷 , 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 。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 。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 。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