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鹦鹉螺号航行路线

1、海底两万里鹦鹉螺号航行路线1、太平洋——【经托雷斯海峡】——印度洋——【经锡兰采珠场】——红海——【经苏伊士地下水道】——地中海——【从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南极海域——【到达极点】——大西洋——北冰洋【挪威海岸附近的罗弗敦群岛附近的海域】 。
【海底两万里鹦鹉螺号航行路线】2、《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全书共2部47章 。于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连载于法国《教育与娱乐杂志》 。插图由Emile Bayard、Alphonse de Neuville绘制 。本书早在1902年便被翻译到中国,题为《海底旅行》,译者卢藉东、红溪生,系据日译本转译(日译本则据英译本转译),最初连载于《新小说》,只可惜并未刊完 。这也是本书最早的中译本 。书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彼埃尔·阿龙纳斯随“鹦鹉螺号”潜水艇艇长尼摩及其仆人和一位捕鲸手尼德·兰一起周游海底的故事 。
2、鹦鹉螺号最后的结局是什么1、鹦鹉螺号最后的结局是被被卷入漩涡不见,故事中尼德兰、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龚赛伊跟随尼摩船长乘坐鹦鹉螺号在海底进行了一场长达两万里的,既趣味盎然又惊险刺激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奇幻旅行 。
2、他博学多才,沉稳却又内心充满热情的个性以及其迷一样的身份和内心对人类主流社会的蔑视、隐恨、愿乘风而去却又不能尽释其牵挂的复杂感情更令人久久回味而不得释怀!作为尼摩船长的座驾鹦鹉螺号是完全超越了当时的科技水平的产物 。
3、海底两万里鹦鹉螺号内部构造1、小说中描述鹦鹉螺号为长90米,宽7米的细长纺锤型潜艇,航行性能极好,最高航速可达50海里每小时 。这是一艘理想化的潜艇 , 船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而电力则是由海底煤矿燃烧取得的,储存在伏打电池堆里 。食物则全部为鱼类、海藻等,所以说能源和船员的生活必需品都来自于大海,它完全不需要陆地的补给 , 可以无限期的在海上航行 。
2、鹦鹉螺号内部有巨大的压缩空气储存柜,因此可以连续在海底潜行数月而不需浮上海面 。船的内部很宽敞舒适,甚至还有博物馆和图书馆!船的武器是船头的撞角,凭着船自身的高速和坚固外壳,撞角的威力十分巨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