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起源( 二 )


(2)安苗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
(3)嫁树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 。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 。”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 。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这是芒种节气习俗之一 。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
(4)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 , 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 , 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
(5)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 , 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
3、芒种节气在什么季节1、芒种是夏季 。芒种一般是在每年6月份到来,是夏天当中的第三个节气,所以芒种是属于夏天的,这个时候气温慢慢的上升,太阳光强烈,要注意避暑、以防中暑 。
2、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当太阳到达黄经75°时就叫做芒种节气,这个时候麦子等类似的农作物成熟 , 要忙着开始收割 , 并且还要将夏播秋收作物种下 。
3、所以芒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 , 但是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 , 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 。
4、所以在下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暑,酸梅汤、西瓜等食物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品,能补足丢失的水分 。
4、适合芒种节气的活动1、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芒种节气的到来 , 开始进人梅雨季节 , 持续阴雨,降雨量增多 。成人可以孩子一起记录芒种后雨水较之前的变化,和之前节气的记录册对比,了解不同节气里自然界的变化 。
2、芒种节气有三候 , 一候螳螂生 , 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成人可以给幼儿讲解三候的意义,或是一起走进自然寻找这些节气变化,以及其代表的物候现象背后的含义,让孩子们了解这不仅仅是岁月时令的符号记号,更是人类共生的历史 , 是文化的结晶 。
3、二十四节气是古时农事的行事历,所以每个节气,都少不了我们的农事种植活动 。芒种时节的到来,标志仲夏时节的开始,也意味着繁忙拉开了帷幕,忙着抢收已成熟的芒作物 。这时,如之前已种植过麦子的班级,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收割以及后续脱粒工作,体验农事工作的不易,明白只有有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 如没有种植,可以准备一些麦子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了解农事的过程,感受自然物生长的力量 。
5、描写芒种节气的诗句1、《芒种後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宋 陆游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
2、《北固晚眺》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
【芒种节气起源】3、《时雨》南宋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