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芒种节气起源1、起源于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 , 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 , 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
2、芒种是表示麦类等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 。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 。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 , 一派生机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 , 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 。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种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 。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
3、芒种是很忙的节气 。陕西,甘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 。广东是“芒种下种、大暑莳(莳指移栽植物)” 。江西是“芒种前三日秧不得,芒种后三日秧不出” 。贵州是“芒种不种 , 再种无用” 。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 , 好种糯” 。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至插得是根草” 。山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 。“芒种糜子急种谷” 。四川、陕西是“芒种前 , 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 。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 , 到芒种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
4、“四月芒种麦在前 , 五月芒种麦在后”,这是说华北地区4月芒种,小麦就成熟了 , 而5月芒种麦子还未成熟 , 这是为什么呢?这和前边讲过的“二月清明桃花开,三月清明定不开”一样,都是因为阴历算法造成的 。按阴历计算,一年实际上是354或355天 。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天数要少10—11天,因此必须三年一闰(有时是两年一闰),补充所短的天数 。闰月时 , 节气不是提前就是推后,因而芒种有时在4月 , 有时在5月 。我国农民深知4月芒种由于打春早,节气推前,所以种庄稼就种得早,要种在芒种前 , 6月芒种 , 就把庄稼种在节气之后 , 这是一种“死节气、活办法”的科学种植方法 。
2、芒种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1、芒种节气的由来: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 。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 。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 , 秧苗嫩绿,一派生机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
2、芒种的气候特点:高温天气频发 , 湿度大多闷热 。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 , 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 。
芒种期间,依然会有大暴雨,正常情况一般先进入梅雨期的是湖南、江西中部、浙江南部地区,入梅后如同华南一样,该地区的主汛期开始 , 时有暴雨发生,山区地区需要警惕局部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世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 , 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
3、芒种的习俗
(1)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 , 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
- 古代人类滑雪运动起源地在哪 古代人类滑雪运动起源地在哪最早进入奥运会的冬季项目
- 芒种节气的含义 芒种节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 历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主要观点
- 中国象棋起源于什么时期
- 谷雨节气的含义
- 抖音节气卡寒露卡怎么获得
- 端午节的起源和含义是什么
- 2023年白露是哪天 几号是白露节气2023
- 人类的起源有几种学说内容是什么
- 2023年9月8日是什么节气 2023年9月8日节气具体时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