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约公元前22世纪)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 。历山即济南市历下区南部的千佛山 。所以市内还散落有各种以舜命名的地名,如“舜井”、“舜耕路”、“舜华路”、“舜耕山”等 。
进入奴隶社会的商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 。在城子崖一带 , 建立了谭国 。商代末期帝乙、帝辛(纣)克东夷时甲骨文卜辞中的“泺(luò)”字即代表趵突泉,从而把济南泉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溯至3552年前(即公元前1542年) 。
西周建国后,行分封制 , 济南地区属齐国 。此时,谭国仍继续存在 。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有谭国一位大夫所作的讽刺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有关济南的文献 。
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分封制开始解体 , 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济南属齐国,济南为齐国之泺邑 。随后,齐国又把泺邑改为历下,其时著名的齐晋之战 , 即发生在今济南市南部马鞍山一带 。
秦朝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郡县制 , 济南属于济北郡 , 称历下邑 。
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史记》) 。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 。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 。济南郡治设于东平陵(今章丘区平陵城) 。西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以济南郡置济南国,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济南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县以及滨州市邹平县等市县 。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济南王刘辟光谋反被诛,国除为郡 。西晋永嘉中,移治历城县(今济南市区) 。
东汉 , 为济南国 。灵帝时,曹操任济南相,政绩颇著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济南多处于战乱之中 。晋永嘉(307~312年)年间,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 。自此,历城便成为济南地区的政治中心 。
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于济南郡侨治冀州 , 北魏皇兴元年(467年)复名齐郡 。
隋朝开皇三年废郡,改济南郡为齐州,辖历城等10县 , 治所仍在历城 。大业初复置齐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齐郡为齐州,次年置总管府 。贞观元年(627年)撤总管府,贞观七年又置总督府 。天宝年间先后改称临淄郡、济南郡 , 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 。
宋代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中国为15路,济南属京东路,为齐州(《宋史》) 。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禹城、章丘、长清、临邑5县 , 治所设历城,为府治之始 。被称为“文学之国”(济南二安)、“富饶之地”,为中国赋税最多的地区之一 。
金仍置济南府 , 属山东东路,领历城、临邑、齐河、章丘、禹城、长清、济阳7县 。此时,在城北开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济南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对后世本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元初改为济南路,属元王朝的“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领历城、章丘、邹平、济阳4县及棣、滨2州,棣州治厌次(今惠民县),辖厌次、商河、阳信、无棣4县;滨州治渤海(今滨州市),辖渤海、利津、沾化3县 。
金元之际,济南仍是文化繁荣之乡 。文学家元好问曾写下“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济南人”等颂扬之词 。
明初仍为济南府 , 属山东布政使司(简称行?。?,洪武九年(1376年)省治由青州移治济南,济南遂成为山东首府 , 是山东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及按察使司驻地 。
清仍置济南府,雍正二年(1724年)由济南府析出泰安、武定、滨州3州升为直隶州,新泰、莱芜、长清,阳信、海丰、乐陵,商河、利津、沾化、蒲台10县分属3州 。光绪年间,济南府仍辖有历城、章丘、邹平、淄川、长山、新城、齐河、齐东、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平、平原15个县及德州 。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 。
- 早春猕猴桃该如何管理
- 十二月的雅称是什么
- 微雨夜行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微雨夜行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和景色
- 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东西
- 描写瀑布景色的词语
- 求描写雪后景色的片段
- 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 写几句有关日出或日落的景色句子
-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 关于下雪景色的句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