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虎离山计的故事东汉末年,军阀并起 , 各霸一方 。孙坚之子孙策 , 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 。
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 。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 。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 。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 。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今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励交好 。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 。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 。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窦锊呷砣跷弈?nbsp;, 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 。
孙策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 , 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己被我调出山了 , 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 , 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杭,就十顺利地控制了卢江 。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 。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
2、类似调虎离山的成语有哪些类似调虎离山的成语有:
1、声东击西,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
2、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3、闻鸡起舞 , 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4、对牛弹琴 ,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 。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
5、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紧张的连脸色都变了 。
3、三十六计中的调虎离山属于什么计攻战计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 。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 。孙坚之子孙策,年少有为,势力逐渐强大 。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 , 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 。
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 。孙策知道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 。便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 。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 , 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 。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 , 我们力弱,不能远征 , 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 。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 。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 , 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 。
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心中大喜,说:老虎己被我调出山了 。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 , 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杭,就十顺利地控制了卢江 。
4、调虎离山记是36记的第几记1、调虎离山是三十六计中第十五记 。
2、调虎离山的启示:调虎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强大的敌人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古人很有智慧,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所以说读史使人明智 。千万不能听别有用心的人的话,不然最后一定会上当的 。
3、解释:调虎离山意为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冈 。比喻诱敌离开原来的地方 , 以便于乘机行事。
4、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 。在军事上指,如果敌方占据来有利的地势,并且兵力众多,这时我方应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 , 或者把敌人引入对我方有利的地区,才可以取胜 。在政治斗争中,这一计用得最多,且亦渐神化 。从其应用中可见,此计是一个阴险的谋略 。
- 激励或提醒自己的警句格言
- 力量训练的原理与方法
- 冰箱里的粽子怎么加热 放在冰箱的粽子拿出来怎么煮?
- 描写外貌的词语
- 嘴巴苦是什么病引起的
- 蛇鲻的功效与作用 蛇鲻的营养价值
- 世界最大面积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 冯绍峰演的电视剧
- 电饭煲小米粥的做法 电饭锅煮小米粥加多少水
- 三国时的东吴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