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悟前狼假寐的乃是什么意思? 狼文言文中心归纳( 五 )


06.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07.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08.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09.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10.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1.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12.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三、文言知识汇总
(一)通假字
0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着)
02. 山川相繆(“繆”通“缭”,环绕 )
03. 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
(二)古今异义
01. 斗牛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项目
02. 白露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03. 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今义:不解的样子
04. 美人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
今义:漂亮的女子
(三)词类活用
01. 名词用作状语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02. 名词用作动词
①下江陵(攻占)
②顺流而东也(向东进军)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03. 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②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04. 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正襟危坐(整理)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05.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
(四)一词多义
01. 东
①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②东望武昌(向东)
02. 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远看)
03. 下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
04. 如
①纵一苇之所如 (往)
②如怨如慕(像)
05. 歌
①扣舷而歌之 (唱)
②歌曰 (歌词)
③倚歌而和之 (曲调)
06. 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 (永远)
②而卒莫消长也 (增长)
(五)文言句式
01. 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02. 状语后置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④相与枕藉乎舟中
03. 定语后置
①凌万顷之茫然
②客有吹洞箫者
04. 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05. 宾语前置
①何为其然也?
②而又何羡乎?
③而今安在哉?
登泰山记 〔清〕姚鼐
一、重点词语点译
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
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 】泰安 。 是【 】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 】登 。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 余始循【 】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 。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 及【 】既上,苍山负【 】雪,明烛【 】天南 。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