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名句

1、文心雕龙名句1、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文心雕龙·宗经》
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
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知音》
4、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文心雕龙·情采》
5、义典则弘,文约为美 。——《文心雕龙·铭箴》
2、文心雕龙的基本构架是什么《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 。分上、下部,各25篇 。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 。
1、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
2、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 , 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
3、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
4、《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 。这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 。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 。成书于公元501至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
3、文心雕龙如何论创作中的思维《文心雕龙》可以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总论和文体论论述的是文学的基本原则,论证什么是文学 , 文学的本质,以及各种文体的渊源和流变 。下编主要论述的是创作论和批评论 。对于想寻求写作技巧上的突破的人来说,行而上的道并不是我们关心的,因此更多的将目光放在创作论上 , 因为直到这里刘勰才算真正地手把手教你怎么写文章,怎么将文章写漂亮 , 写流畅 。因此在刚刚进入写作门槛的我们看来,创作论才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我们在这里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刘勰对文学创作的规律与写作技巧的研究是具有高度总结性与突破性的 。
4、文心雕龙作者是谁【文心雕龙名句】1、《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环渊的著作《琴》 。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 , 故用之焉 。”
2、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 , 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 。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
3、《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 , 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 。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
5、文心雕龙的文体分为多少大类《文心雕龙》五十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 。总论五篇 , 论“文之枢纽”,是全书理论的基础 。文体论二十篇,每篇分论一种或两三种文体,对主要文体都作到“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 , 敷理以举统” 。其分体的详细,论述的系统周密,远远超过曹丕和陆机 。创作论十九篇,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质关系,写作技巧 , 文辞声律等类的问题 。其详密深刻,也远远超过陆机 。批评论五篇,从不同角度对过去时代的文风,作家的成就提出批评,并对批评方法作了专门探讨,也是全书的精采部分 。最后一篇《序志》说明自己的创作目的和全书的部署意图 。这部书内容虽然分为四个方面,但首尾一贯,各部分之间又互相照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