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乔峰

1、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乔峰历史上没有乔峰 , 却有乔峰化名后的萧峰 。
历史上的萧峰是辽朝大臣,契丹乙室部人 。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后,历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 。重熙十七年,从耶律仁先伐阻卜部,破之 。十八年,讨敌烈部,为敌烈部节度使 。二十年,同知南院宣徽使事,迁北面林牙 。清宁九年,密奏耶律重元父子有阴谋 。及重元叛,同耶律仁先起兵平叛,追耶律重元至北漠 , 逼重元自杀 。以功封南院大王 。咸雍元年,病死 。辽道宗諡号文忠,追封辽西郡王 。
2、中国历史上十位大器晚成的名人 你猜中几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在历史上有着不少大器晚成的名人 。不用说古代,就像现代的山德士到了80多岁才创造出享誉国际的肯德基的 。那么在古代的时候,有哪些名人是大器晚成的呢?那么本期的历史故事 , 为你解析 。
1、姜尚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 。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 。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 。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 , 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 。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 , 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
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 。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武王十一年 , 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 。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 , 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 。很可能夸张了 。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 。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
2、吴承恩
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 , 过目成诵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 , 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 。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 , 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
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50岁左右 , 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 , 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 。
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 , 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 。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 。各位年龄偏大,在学术、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虑来写小说 , 说不定也写成一代大师 。
3、重耳
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说是颠簸流离 , 尝尽了苦难 。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 , 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前656年 , 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 。
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 。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 。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 。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
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言冷语 。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 。(一个国君也居然喜欢看希奇) 。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