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方式有哪几种( 二 )


(6)寻求支持:打电话寻求家人和亲朋好友的支持,也可以打心理咨询热线诉说心情,寻求心理专家的协助 。
3.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被赋黄、红码急于解码人员的心理疏导 。
第一,及时有效地获取权威、科学的、正性的信息,过少或过多不清晰不确定的信息都易使人焦虑与恐惧;了解官方对于红黄码管理及转码流程 。第二,保持理性的观念与正确的心态,面对现实,而不是怨天尤人;第三,要有必胜的信心,保持希望,相信办法永远比困难多,关注事物正性的一面;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包括保持科学的自我防范,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日程,认识到某些负性情绪,如在变码期间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不安、愤怒等负性情绪,这些情绪是应激状态下的正常反应,及时疏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多与亲友们交流,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
4. 自己或家人出现疑似症状怎么办?
如果隔离期间出现发热或咳嗽等症状,可能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担心,害怕,不敢去医院,怕被确诊及隔离 。或是害怕去医院看病被他人感染;或是存在侥幸心理,故意忽视它:“我可能就是感冒,不用去医院看病,先扛一扛” 。其实这些心理活动都是正常的,但是为了我们的自身健康,还是要消除恐惧,及时通知社区,以便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在等待期间,可能就个人相关角色责任,包括学校、工作、家庭等,事先加以安排 。切记保持冷静,若觉焦虑不安,恐惧担心,也应知道有这样的情绪波动实属正常,若情绪强烈无法消除,可致电心理咨询热线,寻求专家协助,稳定情绪,冷静处理所面临的危机 。
5. 我们在疫情期间出现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或状况,要赶紧就医或求助?
恐惧,无法感到安全,惶惶不可终日,坐立不安;对自己或是对其他人失去信心;丧失自尊,感到羞耻、痛恨自己;感到无助、无望、空虚、迟钝与麻木;变得社会退缩与孤立,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流,睡眠情况恶化等 。如果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以上,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 。如果您或周围的人有上述情况,而且不能明确,想了解自己的状况时,可以拨打心理咨询热线或找专科医生就诊 。
6. 如何控制我们的负性情绪呢?
(1)相信官方信息,增加安全感 。疫情的出现,电视、网络、微信充斥的大量的报道,官方、民间、造谣、辟谣消息随处可见,超出了我们的心理负荷 。建议控制自己接收信息的时间,每天尽量不要超过1 小时 。在睡前不宜过分听闻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也不要因接收太多信息而使自己心烦意乱 。
(2)自我积极暗示,促进积极情绪:身为人类,我们具备暗示性,如果我们暗示是一场“灾难”,我们的灾难化认知就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慌乱、焦虑、愤怒等 。我们暗示自己“这种情况确实麻烦,但我可以应付” 。“这是一个学习经验”,“我有能力应对生活挑战”“一切都会好起来” 。告知自己,“感知现在的生活” 。“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 。“加强自我防护”“即使我真的染病,我明白这个病是可以治疗好的” 。
7.身边的人被隔离时我该怎么办?
(1)担心和自责感:我们会担心被隔离的家人、同事或朋友的身体状况,又帮不上忙,干着急,甚至有罪恶感,很自责“我怎么没早一点提醒他注意防护?”
(2)保持联系,情感支持:我们与被隔离的家人通过手机等保持联系,对其提供支持和鼓励,家人不会感到孤单;倾听并理解他们的感受,但不要对其情绪反应提供太多的判断或过度解释 。我们也可以与被隔离者分享自己最近的心情,因被隔离者处于更不自由的状况,不要只顾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我们更需要关注被隔离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