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麋鹿的知识1、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 。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 。
2、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 。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 。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 。雄性角多叉似鹿、蹄子似牛、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 。
3、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 , 眼小,眶下腺显著 。四肢粗壮 , 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 , 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 。
2、麋鹿的寓意1、麋鹿寓意着生命力旺盛,同时也寓意着富贵吉祥,有着和谐的象征 。
2、麋鹿是生命力旺盛的标志 。麋鹿不仅奔跑迅速、遨游迅速,而且还善于爬冰卧雪,是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 。
3、因此麋鹿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人们赞叹的佳话之一 。
3、驯鹿和麋鹿的区别是什么形态特征不同、栖息环境不同、生活习性不同 。
形态特征不同:驯鹿体型中等,体长120-220厘米;肩高87-140厘米;雄鹿角长度52-130厘米,雌性鹿角长度23-80厘米 。麋鹿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比雄性略小 。
栖息环境不同:驯鹿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 。食物主要是石蕊,也吃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 。鄂温克猎民照顾驯鹿很粗放,过着“逐石蕊而居”的游牧生活,不定期的迁居,主要活动在大兴安岭北部的激流河、阿穆尔河、呼玛河、阿巴河一带 。麋鹿适于在沼泽地活动;长而多毛的尾 , 利于驱赶飞扰的昆虫;从饲养麋鹿喜泡水和泥浴的习性判断,它们过去生活于温暖潮湿泽地 。喜平原、沼泽和水域,长江三角洲平原湿地显然是它栖息的理想生境 。
生活习性不同:驯鹿最惊人的举动 , 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大迁移 。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自己越 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 。人工饲养其饲料种类由三部分组成: “细粮”包括小麦麸、大麦、玉米、豆饼;大豆秸秆纤维化程度较高是“粗粮” 。
4、麋鹿的资料1、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 。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体长170-217厘米 , 尾长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 , 体形比雄性略小 。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 , 初生仔12千克左右 。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 。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 。雄性角多叉似鹿、蹄子似牛、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 。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 , 眶下腺显著 。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 。
2、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 , 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 。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 。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 。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 。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 。元朝时,为了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 。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 。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 。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 。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 。
- 黄豆芽吃了对什么好处 吃黄豆芽的功效与作用
- 处暑的代表意思是什么
-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 麦冬和玉米须能一起泡吗 玉米须加麦冬泡水的功效
- 宫颈癌临床表现有哪些 宫颈癌的月经是怎样的
- 世界上最流行的游戏是什么
- 描写春天的对联 描写春天的对联有50个
- 处暑是三伏天结束吗
- 淘宝上的产品上新是正品吗?淘宝怎么看上新品?
- 描写风的词语四字词语 描写风的词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