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不好的地方 什么样的水电站( 二 )


风水不好的地方 什么样的水电站

文章插图
之所以说土石坝也“娇”,是因为土石坝材料有着严格的级配、分区、物理力学性能和防渗性能等技术质量指标要求 。为保证高土石坝心墙与坝壳石料的变形协调,心墙土料须掺加砾石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即使是天然含砾土料也往往因为其砾石含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而需进行掺和均匀后方能上坝填筑 。另外,土料性能对负温和含水量变化敏感,这给大坝冬季和雨季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带来极大挑战 。
两河口水电站位于川西高原气候区,属于季节冻土区,土体在冬季易发生日循环冻融作用,也即夜晚冻结、白天融化 。冻土问题是目前国内工程冬季施工一大难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以往遇到的是长时间的冻结,只能在冬季停工;仅在一些小型工程中遇到过日循环冻融作用,没有开展过系统研究,所以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如果两河口大坝心墙采用停工方式,将大大延长工期、增加成本 。
风水不好的地方 什么样的水电站

文章插图
土体冻结后内部冰晶明显
为了解决季节性冻土难题,雅砻江公司针对性研究防渗土料冻融机理,通过持续监测掌握温度变化规律,创新了国内外高海拔地区防渗土料冻融防控理论、技术标准和施工成套技术,开创了高原冻土区冬季土心墙大规模连续施工的先例 。“作为大坝生命线的防渗心墙土料,需在冬雨季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雨、防冻、调整含水率等措施,要‘跟照顾小孩似的’去进行大坝心墙料的填筑施工 。”张贵科说,从这个角度上讲,土石坝显得“娇气” 。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称,两河口水电站创新了国内外高海拔地区防渗土料冻融防控理论、技术标准和施工成套技术,开创了高原冻土区冬季土心墙大规模连续施工的先例 。
山高谷深的复杂地形下建设300米级特高土石坝,就决定了两河口水电站的高边坡规模巨大,其中最高边坡684米,比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还高50来米,位居世界水电第二高边坡 。面对水深超260米、运行期涨落变幅达80米的大型水库,如何保证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超大规模工程边坡的稳定呢?
建设者们采取“纳鞋底”的方式加固山体 。山体上密密麻麻的小点,便是“纳鞋底”的“针线”——锚索 。据了解,项目总共需要向山体钉入超1.6万束锚索,每束锚索约70米长、2吨重,相当于把整个“鸟巢”的主结构用钢量搬运到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 。
风水不好的地方 什么样的水电站

文章插图
俯瞰两河口
“一束锚索得三四十人一齐用力,经常要扛着往五六十米垂直高度的作业面送 。”来自四川凉山的锚索工人说,由于缺氧,经常走十来米就得歇一会儿,有的工友还会流鼻血,完工时肩膀也磨破了 。
看着“笨重”的锚索其实也暗藏玄机 。有部分锚索安装了感应器,能够实时监测相应边坡范围的张拉力,进行远程实时智能监测 。
在高海拔地区,土料对于低温霜冻和含水量的变化极为敏感,全年有效施工时间只有200天左右 。为了工程又好又快地建成,两河口的建设者们不断摸索创新:寒冬时节,要让心墙盖上“保温被”防冻,通过研发快速收放机,覆盖差不多三个足球场大小的心墙仅需3小时;雨季期间,心墙砾石土料含水过高将致碾压机无法碾压作业,且使土料出现“弹簧土“现象无法压实,需要挖除外理,“有时填筑方量还比不上被挖除的方量,心墙越填越低”,针对雨季施工难题,建设者们引入气象雷达开展降雨精准预报,采用填筑面龟背状施工、小仓面快速轮换施工、雨前平碾光面封闭等措施,使雨季施工效率成倍提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