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背景音乐 爱音乐的阿看





儿歌背景音乐 爱音乐的阿看

文章插图



也许,音乐和电影才是唯一能令我身心治愈的定心剂,当我心情郁闷或颓唐时,音乐和电影总会及时出现在我面前抚慰我,让我不至于那么抑郁,那么孤独,那么彷徨 。


每天的精神良药,就是音乐 。从初二开始,我就喜欢上听歌,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就连滑盖翻盖手机都是我们学校里的奢侈物 。于是,中午和下午的休息时间,我和同学就偷偷地跑到网吧,一边玩着QQ飞车,一边用QQ音乐听着当时比较流行的网络歌曲(零七年左右网络歌曲盛极一时,与之还有人们所嘲笑的“杀马特”发型在当时也随处可见) 。沉浸其中的韵味,那时候特别喜欢许嵩,每次发布的专辑总是能第一时间点进去欣赏一番,然后存入自己喜欢的歌曲列表里,像如获至宝 。还趁无聊时间搜了好多许嵩的图片存到QQ空间相册,不过现在已经删除 。(这说明当时已经陷入极度疯狂的状态,现在也是,只不过褪去了极度二字 。)


可是至今为止,我还是没想明白,过去直到现在我还被人嘲讽是一个喜欢听非主流歌手和歌曲的人,没有一双发现“雅曲”的耳朵,甚至不懂音乐品味 。什么叫“非主流”?你们现在的衣着打扮和发型都是八九十年代转变而来的,都是别人用剩下的,还自以为是地在公众场合卖炫一番,实在可伶 。非主流经过时间的沉淀变成主流,而主流到了若干年后又成为非主流,一个事物在某个环境中是非主流,但到了另一种环境中又成为了主流 。也就是佛学中所说的“轮回” 。所以说,没有绝对的主流,也没有绝对的非主流 。每次被问及这样的尴尬问题,我只能苦笑着不说话,任别人讥笑 。别人不懂,我也不会怪怨别人,各有各的的音乐风格爱好,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雷姆特 。我只会坚持到底,听我自己喜欢的音乐,不受任何人的干涉或讥讽而改变自己的选择 。如今十年过去,我依然听着许嵩的歌曲,每张专辑都没错过,然而我庆幸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的才华人品都与娱乐圈格格不入,这在现在娱乐至死的娱乐圈是少见的 。而这正是我喜欢许嵩的原因,不随大众,不忘初心 。在我心里可以说是与鲍勃.迪伦相媲美了(夸大其词?我不这么认为,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 。如今还从专辑里面慢慢地听到了许先生的歌词讽刺当今社会,针砭时弊,着实令我狂喜,许嵩的为人也令我更加的服膺 。



儿歌背景音乐 爱音乐的阿看

文章插图

下午学校的广播站也会播放歌曲,同学们吃过晚饭,就跑到教室,坐在课桌前看书,亦或在走廊聊天 。当《I miss you》的前奏响起,有的同学总是能跟着哼唱几句,亦或大声歌唱 。而我则是默唱,不发出声响,细细倾听女生那甜美的声音,令人如痴如醉,仿佛喝了一碗蜂蜜水,甜入心底 。


高中开始,我又喜欢用各种视频播放器看电影 。尤其喜爱香港电影 。这是与小时候的有一定联系的,仍记幼年倚在沙发看星空卫视,每天中午都会准时打开电视,等着港产电影的播放,当年我还不认识成龙是谁,刘德华是谁,也不知道周星驰其实是个饰演悲剧人物的演员和导演 。只知道《警察故事》、《天若有情》和《喜剧之王》 。高中生活对于我而言算是枯燥的,一周有六天待在学校,周日可以休息,然而晚上还要晚自习,趁着有一天的假期,我遂去网吧看场港产电影,然后下载几部到手机里来,那时候WIFI还不是很普及,但智能手机是有的,拿着数据线连接电脑,三两部电影转瞬之间就到手机的文件夹里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