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小三弦是拉祜族弹弦乐器,外形与彝族小三弦相似 , 流行于云南澜沧和孟连等拉枯族地区 。
拉祜族小三弦:拉祜族弹弦乐器 。流行于云南澜沧和孟连等拉枯族地区 。
拉祜族小三弦外形与彝族小三弦相似,但形制较小 。整个琴体用枫木或其他硬质木材制成 。全长53厘米左右,琴杆和琴头较宽 , 琴头顶端向后弯曲呈弯月形 。琴鼓为扁状椭圆形共鸣箱,蒙以蛤蛴皮或羊皮 。装三个弦轴,张三条丝弦 。依次按四度或五度关系定弦 。音色清亮、优美 。颇受拉祜族男女青年喜爱,常在倾诉爱情时演奏 。
拉祜族小三弦经过改革 , 出现了电扩音小三弦,增强了表现力 。可参加乐队合奏,音色柔美、动听 。
3、传统乐器二胡有几根弦1、二胡有2根弦,因为它只有两根弦,所以取名为二胡,二胡是现代的名称,过去民间多称它为南胡、胡琴、等,二胡看上去是一个物体 , 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表达,但是它一但经过不同的演奏人员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加工 。就会变成一个很懂感情的东西 。
2、过去二胡大多用丝弦,由于丝弦具有伸缩性大、寿命短、发音不够清越细腻等缺点 , 它已逐渐被钢弦所淘汰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钢丝弦使用日益普遍 。
3、配套的二胡钢弦应是一粗一细,粗的一根称作内弦(也叫老弦) , 细的一根称作外弦(也叫子弦) 。内外弦分别系在相应的琴轴上,一般是先上内弦 , 再上外弦 。选购琴弦一定要注意配套,不可两根弦都为内弦或外弦,弦径也不可悬差过大 , 更不可用其它弹拨乐器的琴弦来代替二胡弦 。
4、详解:景颇族传统乐器都有哪些在云南地区有着许多的少数民族聚居于此 , 景颇族便是其中的一个民族,景颇族在如今的少数民族中人数并不多 。景颇族也有着独特的民族习俗 。本期景颇族文化带你去了解一下景颇族传统乐器都有哪些 。
勤劳的景颇族人民,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这里地处亚热带 , 森林密布 , 一幢幢竹楼掩映在苍林翠竹之中 。景颇人普遍崇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教 , 最大的祭祀活动是祭“木代”鬼,即举行“目脑”,景颇族载瓦支系称“纵戈”,都为“歌舞”之意,现合称“目脑纵歌” 。
民间音乐较为丰富 , 民歌有斋瓦、勒来、木占和勒嘎等,器乐有独奏和民间吹打乐合奏 。民间乐器有吐任、筚总、洞巴、三弦、竹簧、铁簧、赠疆和象脚鼓等 。
勤劳的景颇族人民,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这里地处亚热带,森林密布,一幢幢竹楼掩映在苍林翠竹之中 。景颇人普遍崇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教,最大的祭祀活动是祭“木代”鬼 , 即举行“目脑” , 景颇族载瓦支系称“纵戈”,都为“歌舞”之意,现合称“目脑纵歌” 。
民间音乐较为丰富,民歌有斋瓦、勒来、木占和勒嘎等,器乐有独奏和民间吹打乐合奏 。民间乐器有吐任、筚总、洞巴、三弦、竹簧、铁簧、赠疆和象脚鼓等 。
云南歌舞团制成的改革吐任,用两根竹管套接起来 , 相接处用铜插口连接 , 可随时调节音高 。吹奏时,左手拇指和右手掌心分别控制两端管口,通过吹气的强弱、缓急变化和两手开闭孔的巧妙配合以及泛音超吹等技法,音域达3个8度 , 音色与竹笛相似,脆亮而高亢,富有山野风味 。
景颇青年不论在林间赶路或山上放牛,还是男女恋爱,都要伴着悠扬的吐任声 。吐任传统独奏曲有《情歌调》、《放牛调》和《山歌调》等 , 它还常同象脚鼓等乐器合奏《配歌调》 。吐任已由景颇山寨登上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大雅之堂,颇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和赞赏 。
- 11月有哪些传统节日
- 传统钓鱼调平水是什么意思
- 霜降吃什么传统食物
- 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 传统地插钓鱼方法
- 中国传统过年有什么习俗以及要注意什么
- 中国古代有哪些民族乐器
- 长鼓是哪个民族的民族乐器
- 结婚前不能参加葬礼吗 应破除传统观念
- 藏族的传统节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