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县区号 四川省邻水县地理位置( 三 )


地形特征
在四川卫星照片影像图上,邻水县岭谷相间的轮廓清晰可见 。即平行展布的三个背斜为山岭,其间的两个向斜为谷地,构成“三山两槽”的平行岭谷地貌 。山顶因长期剥蚀,出露石灰岩、泥灰岩,发育成岩溶槽谷(俗称“内槽”) 。槽谷两侧为突起的单斜山脊,走向与背斜构造成一致 。向斜谷地发育成丘陵,在横剖面上,向斜两翼的单斜丘陵分布于单斜山下,呈迭瓦状向单斜山升高 。纵谷、横谷分割单斜丘陵,丘间坳谷、浅凹地发育,丘顶呈链珠状沿岩层走向分布、多呈剥蚀状 。向斜轴部的石永、荆坪以及王家骑龙寨、文家山一带,岩层形状平缓,经流水切割为台状五陵 。而大部分地段,丘顶被剥蚀成锥状丘陵 。
华蓥山、铜锣峡、明月峡三个背斜均高于向斜平均高1000米,主峰高登山海拔1704米,是四川盆地底部最高峰,与山麓干坝子的高差为1400米 。铜锣峡、明月峡两个背斜与向谷地的高差都在500米以上 。
发源于三条山脉的溪河,向源头侵蚀切削,形成若干U形河谷,与峭壁顶端高差多在50—100米以上,构成山内外的天然通道 。
三个背斜轴部,均由碳酸盐构成,岩溶地貌较发育,次一级残丘、洼地、落水洞、溶洞、石芽、冲沟广为分布 。九峰、甘坝、华蓥乡境内,溶洞曲折幽深 。高登山、茨竹院子石林千姿百态,蔚为壮观 。华蓥山周家堂、上坝子以及铜锣山贵人槽、昌家槽等地,有平坦的溶蚀洼地,为山区的稻谷集中产地 。
海拔500米以上为山地,面积123万余亩,占全县总面积42.59%;海拔500米以下为深丘、浅丘或台地;面积129万余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4.73%;溪河沿岸有面积大小不等的水平阶梯分布,平坝面积36万余亩,占总面积的12.68% 。
5、基础设施
210国道纵贯邻水南北,邻(水)垫(江)省级公路横穿东西 。基本实现柏油化,公路通车里程491公里;境内有广(安)——邻(水)、达(州)——渝(重庆)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与沪蓉高速公路呈十字状交汇于邻水,形成川东交通枢纽 。邻水城距重庆国际机场约60公里(高速),仅需40分钟车程;距广安火车站20公里;距长江上游长寿港100余公里 。基本实现柏油化,公路通车里程491公里;通车村数334个 。县城距重庆国际机场约80公里,距广安火车站20余公里,距长江上游重庆港、长寿港100余公里 。
6、经济和社会发展
综合
据统计,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6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6亿元、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9亿元、增长1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亿元、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83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0元、增长9.7% 。
农业
2018年,围绕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 。狠抓“四主六特”发展,高标准建成粮油高产示范基地30万亩、万亩脐橙产业基地12个,建成万亩现代林业产业基地3个 。加快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新培育省级示范性农业经营主体3个,国家级示范性合作社4个,省级家庭农场1个 。深入推进产村融合,建成新村综合体1个,新改扩建农民新村302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90个 。依托新村和重点产业,注重农旅结合,缪氏庄园、临水缘等集产业发展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相继建成 。大力发展“品牌兴农”,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16户、家庭农场25家,“邻水脐橙”成功创建全国驰名商标,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
工业
以汽摩配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成为首个百亿级产业,以利爵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以捷米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加速崛起,装备制造业产值占比达55.1%,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全力打造城南机电园和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工业经济发展“双引擎”,强力推进“2.5产业园”和邻水总部经济港等配套设施建设 。园区拓展面积达47.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03户,建成投产140余户,经开区列入全省25个500亿园区重点培育计划,获批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汽车(摩托车)产品出口基地、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引导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启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和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 。园区80%的企业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户,建成省级技术中心3个,市级技术中心13个,获得国家专利授权700余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