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县区号 四川省邻水县地理位置


1、邻水简介
邻水古称邻州,始建于梁大同三年,距今已1470余年历史 。全县辖区面积1909平方公里,辖25个镇335个村居,总人口101万,是全省20个百万人口大县之一 。地形地貌独特 。境内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由西向东平行展布,大洪河、御临河蜿蜒其间,形成“三山两槽”的独特地貌 。东槽地势平坦开阔,适于发展农业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主要区域;西槽地势相对较窄,矿产资源丰富,是工业发展主要区域 。物流交通便捷 。地处川东门户,是四川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县,处于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节点、川渝合作最前沿 。县城到重庆主城区90公里、寸滩保税港80公里、两江新区40公里,包茂、沪蓉高速交会于县城南郊,国道210、350纵贯全境,是川陕渝鄂重要交通节点 。自然资源富集 。已探明可开采的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等28种,是全国百强产煤大县和川东气田主采区、国家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区,有千岛洪湖、华蓥山洞中天河、御临河“小三峡”等旅游资源,是全国商品粮供应基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享有“中国脐橙之乡”美誉 。

四川省邻水县区号 四川省邻水县地理位置

文章插图

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6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6亿元、增长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9亿元、增长1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亿元、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83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0元、增长9.7% 。
2、建置沿革
南朝梁大同三年(537),析宕渠县始置邻水县,属邻州邻山郡,县治在邻州城(今兴仁镇) 。西魏恭帝三年(556),属渠州邻山郡 。隋开皇元年(581),驻地由原邻州城移至岳池溪 。三年(583),邻山郡入渠州 。大业三年(607),改渠州为宕渠郡,邻水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废宕渠郡复置渠州,改邻水县为潾水县,属渠州 。是年,又分潾水、垫江县地置潾山、盐泉二县,设置潾州 。二年(619),邻水县驻地由岳池溪移至崑楼镇 。天宝元年(742),改渠州为潾山郡,仍辖潾水县 。乾元元年(758),更潾山郡为渠州,仍辖潾水县 。宝历元年(825),潾水县并入潾山县,大中元年(847),复置潾水县 。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称帝,复置邻州,仍辖潾水县 。公元934年,改邻州为渠州,仍辖潾水县 。北宋乾德二年(964),宋太祖征服四川,改潾水县为邻水县,属渠州 。元至元二十年(1283),邻水县因编户不足而并入大竹县,改名邻水镇 。明成化元年(1465),复置邻水县,属顺庆府(今南充)广安州所辖,二年(1466),在今鼎屏镇建县治 。
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大西 。1646年,清灭大西政权 。顺治十七年(1660)邻水县属川北道顺庆府 。
民国元年(1912),废川北道,邻水县属顺庆府 。民国2年(1913),恢复川北道,邻水县属川北道顺庆府 。民国3年(1914),邻水县属嘉陵道(今阆中) 。1935年,川政统一,邻水县属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今大竹) 。
1949年12月,成立邻水县人民政府,属川东行政公署大竹专区 。1953年3月,大竹专区撤销,邻水县改属达县专区(1968年改称地区) 。1993年7月,邻水县属广安地区 。1998年,广安撤地设市,邻水县属广安市 。邻水县是革命老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百强产煤大县、中国脐橙之乡 。
3、行政区划
全县辖21个镇,24个乡;484个行政村,38个居委会;4438个村民小组,155个居民小组 。邻水县域东西宽59公里,南北长57.5公里 。辖区面积1919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10月,公安户籍总人口1009994人 。其中,按性别分,男533306人,占总人口的52.8%,女476688人,占总人口的47.2%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