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达人汇 微软人立方( 三 )



微软达人汇 微软人立方

文章插图
说起这些项目,沈向洋如数家珍 。过去两年,他平均每周深度考察两个来自全球研究院的项目 。沈向洋向《商业周刊/中文版》分享了以上那些鲜为人知的微软黑科技 。他试图向外界展示的不外乎一点:现在的微软跟盖茨时代没有两样,仍然是一家注重技术研发的公司,哪怕这些研发都相当基础,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
从基础研发到最终产品,其中过程并不容易 。微软不止一次在一些项目上栽跟头,包括Tay 。今年3月Tay在美国正式上线,但几个小时后,就有别有用心的人教会它发表种族歧视的言论 。不久Tay便被要求紧急下线 。这几乎可以看作小冰“西游”的一次失败 。
不过,在与中国文化相近的日本,小冰的姐妹版Rinna却受到追捧 。在沈向洋看来,这回到了最根本的问题:计算机的算法让它已经能识别数千种汽车,而人类可能只能认出三种 。但在认知、同理心和情感层面,机器还无法接近人类 。
需求与未来
人工智能之于今天的微软,就像当年的搜索服务 。人工智能是让计算机学习如何像人一样听、说、读、想,该领域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紧密相连 。大多数科技公司都已经看到其广阔前景,巨头之间,人工智能的竞赛也已展开 。
Facebook在硅谷、纽约和巴黎建立了三个人工智能实验室 。Google常年在全球搜罗人工智能方面的科学家 。百度挖走了谷歌的科学家吴恩达,还在硅谷建立了研究院……“但是各家不一样,主要还是看各自的业务模式,也就是你到底用这样的技术去做什么 。”沈向洋说道,他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相熟,去年他们还讨论过尼克·波斯特洛姆的《超级智能》里的场景 。
百度与谷歌类似,在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上下功夫,以支撑搜索技术发展的需要 。Facebook则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挖掘社交技术的可能 。而微软花了大量精力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上,“所有的人工智能研究都围绕微软未来的智能云平台展开 。”沈向洋说道 。这是继搜索后的又一次赛跑,好在这次,微软至少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北京的研发团队过去十几年的技术积累,正在派上用场 。

微软达人汇 微软人立方

文章插图
机器学习是让机器具有智能的核心 。过去十多年,聂再清位于北京中关村的团队都在主攻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 。他的第一个项目叫学术搜索 。那时,他刚从美国大学博士毕业,正愁没有研究课题 。却发现自己平时苦于做论文需要寻找文献,于是搭建了一个可以搜索文献、会议、作者、机构及其关系的对象级别搜索引擎 。
后来该团队把搜索对象扩展到了互联网上有公开信息的任何一个人,就有了叫“人立方”的产品——这是一种关系搜索,它从超过十亿的中文网页中自动抽取出人名、地名、机构名以及中文短语,并且通过算法自动计算出它们之间存在关系的可能性 。
“机器人智能”项目,实际上基于人立方的技术 。这种技术最先被用到了企业内部,一款名为企业深度智能(Enterprise Deep Intelligence,简称EDI)的应用已经预计会很快进行产品化 。它已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内部广泛试用,人们都在用这个应用查询信息、组织会议、自动预订会议室 。
另外,EDI还可以像一个私人秘书一样,通过Skype for Business与用户聊天,只要告诉“他”你的需求,“他”就帮你处理日常事务 。“可以把预订会议的邮件抄送给‘他’,或者输入:‘EDI,请帮我跟这些人约一个会议’,‘他’根据你的要求和喜好,会自动去找会议室和大家都有空的时间段 。”聂再清说,“把API应用到达美乐场景,就得到了订购Pizza的机器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