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电影解析 母亲房间里的画 这部贴着惊悚标签的电影是什么

亲爱的网友们好!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详细描述关于“黑天鹅电影解析 母亲房间里的画”的核心内容以及“这部贴着惊悚标签的电影是什么”的相关信息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请往下看 。

黑天鹅电影解析 母亲房间里的画 这部贴着惊悚标签的电影是什么

文章插图
《黑天鹅》是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于2010年导演的电影 , 这部电影豆瓣评分8.5分 , 并且荣获2011年奥斯卡金像奖 。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芭蕾舞演员妮娜为了战胜她的劲敌莉莉 , 取得导演托马斯《天鹅湖》的女主角 , 不断突破自我、完成了自我内心世界的浴火重生 。
然而实际上 , 这不是什么看后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满满的励志片 。 相反 , 整部片子基本都在封闭的环境里拍摄完成 。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用他惯用的诡异、阴郁的镜头语言 , 将主人公妮娜内心的恐惧与退缩、焦虑与迷茫、孤独与渴望 , 展现得淋漓尽致 。 虽然这部电影被贴上“惊悚”的标签 , 但实际上在惊悚的背后 , 涵盖着更深刻的哲学思想 。 《黑天鹅》与其说是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和他的独立电影之间的故事 , 不如说是他本人通过独立电影向“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致敬 。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与他的独立电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家庭 , 他身上有一部分俄罗斯血统 。 从小父母便以严苛的犹太家庭教育来教导他 , 与他热爱自由的天性极其矛盾——这也造就他后来的电影里有很多表达关于掌控与叛逆的元素 。 他曾在哈佛大学进修社会学 , 这一时期 ,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尤其对“存在主义”思潮特别着迷 。 大学毕业后 , 他坚持进行独立电影的创作并屡屡获奖 。 现在 ,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已经成为独立电影制作的代表人 。
独立电影 , 它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 是区别于好莱坞等商业大片体制之外制作的电影 。 传统的好莱坞大片 , 都是采用严格的制片人制度 , 目标都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市场利润和广告效益 。 但独立电影基本采用导演自己写剧本 , 拍摄电影 , 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民营企业或者导演自筹资金 。 独立电影制作的目的在于表达导演的个人思想观念 , 而非追求个人在票房上的成功 。
独立电影水平参差不齐 , 导演们也往往出身于不同的阶层和地域 , 比如“美国独立电影之父“约翰·卡萨维蒂就出生于希腊移民家庭 。 很多独立电影表达的内容和水准往往跟导演有很大的关系 。 独立电影导演南希·萨瓦卡说:“独立电影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方式 , 我曾经以为它最大的特点是资金的来源问题 , 而我现在清楚地意识到它的界定有关于你讲述故事的思想方法和个性视角 。 ”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显然已经是独立电影导演界的翘楚 , 他完美继承与发扬了独立电影的精神内涵:“自由的反叛” 。 《黑天鹅》讲述女主角妮娜通过反抗母亲的权威和传统道德的束缚 , 从而实现自己人格的独立 。

“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与《黑天鹅》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 人们真正从宗教的桎梏里解脱出来 。 此时 , 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 , 但也同时发现自己的无家可归 。 在个体迫切的需要一种理论来化解自己的异化感觉时 , 于是出现了“存在主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