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字组词语有哪些词语 移字组词语是什么


浅析“移情”“移时”“移就”“移觉”
一、“移就”的运用
据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和《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张滌华、胡裕树等先生主编) , 把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的性状 , 这种修辞手法叫“移就” 。由此看来 , 所谓“移就” , 就是把原适用于甲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性定语)移用作乙事物的修饰语 。这实际上是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灵活的超常搭配运用 。如下面短语中加点的词语(定语)都属于“移就”手法:欢乐的春节、愉快的双休日、甜蜜的事业、火红的青春、幸福的晚年、沸腾的生活、愤怒的枪口、仇恨的子弹 。
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
“阴险”是用来形容人的品质不良,这里用来形容反动文人诬篾爱国青年的无耻谰言,深刻揭示出其手段之卑劣 。
2、“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鲁迅《祝福》) 。
“无聊”一词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心绪,这里用来写“书房”,就把“我”当时在四叔家书房里窒息的极为无聊的情绪描写得十分突出 。
3、“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
“浓黑”是形容“非人间社会”的极端黑暗,这里用来形容人的悲哀心情,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愤懑和对革命烈士深切怀念的感情 。
4、“他的‘圣处女升天图’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亮蓝两种颜色鲜明极了,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朱自清《威尼斯》) 。
“流动”本指液体或气体的移动,这里用来形容这幅画静中见动的艺术美感,简直把一幅画写活了 。
5、“建筑也是新式 。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朱自清《威尼斯》) 。
“简截”、“不罗嗦”、“痛快”本指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这里用来形容建筑物造型简洁,线条明快,没有多余的装饰,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建筑艺术的赞誉之情 。
二、“移觉”的运用
“移觉”即转移了人的感觉 , 也叫“通感” 。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方式 。这种手法的特点是:用形象的语言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 , 凭借感觉相通 , 相互映照 , 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和深化诗文意境的效果 。红杏枝头春意闹 。移觉常常是通过比喻完成的 , 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有个例子:“微风过处 , 送来缕缕清香 ,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通过明喻把嗅觉转移为听觉的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有一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 , 脸上还依恋着笑意 , 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这是通过明喻把视觉转移为听觉的 。“听了你的描述 , 我心里像吃了蜜似的” , 是通过明喻把听觉转移为味觉的 , 可见这是典型的“移觉”手法 。
1、“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
“光与影”诉诸视觉,“和谐的旋律”、“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诉诸听觉,作者将二者巧妙地沟通起来,用长短快慢高低强弱错落有致配合适当的“和谐”的音乐旋律,描绘出月光透过云缝穿过树丛而泻在荷塘中浓淡不一分布不匀,看起来匀称自如恰到好处的朦胧月色,真是妙笔生花,别有情趣 。
2、“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宗璞《废墟的召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