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这部书的简介 列子这本书的内容多为什么( 二 )


列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上承老子下启庄子,《列子》一书是我国古代体现道家思想和中原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文献典籍,在中国思想史以及文化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天瑞》是《列子》首篇,列子用十四个寓言故事阐发着其道生万物的起源观、豪迈超越的生死观、法天则地的生态观,饱含着列子对人的价值取向、生存理念、社会治理以及发展模式的深刻思考 。

列子这部书的简介 列子这本书的内容多为什么

文章插图
列子这部书的简介 列子这本书的内容多为什么

文章插图

列子这部书的简介 列子这本书的内容多为什么

文章插图
列子这部书的简介 列子这本书的内容多为什么

文章插图

列子这部书的简介 列子这本书的内容多为什么

文章插图
列子这部书的简介 列子这本书的内容多为什么

文章插图

中华传统中有一段著名的古老典故, 尹生看到聪明的列子可以乘风而行, 他渴望学习御风之术, 就找到了列子, 在他家住下来尽心服侍 。 但是列子始终没有传授他任何东西, 尹生耐心丧尽, 一怒之下不告而别 。 但时隔没多久又回来了 。 列子问他为何去而复返, 他回答说自己太急切太鲁莽了 。 列子见他终于变得通达, 便告诉他乘风的秘诀 。
列子说, 他花了九年多的时间刻苦地向壶丘子学习, 修炼到心中所想、口中所说都不会涉及是非利害了, 才使得自己内外如一, 体光通明, 于是心神凝聚, 形体消释, 骨肉融化, 不知不觉随风飘浮, 忽东忽西, 最后我也分不清是‘风乘他’还是‘他乘风’了 。 而怨愤不满的身体不会被天地接受, 四肢任何部分都无法载动, 又怎能飘浮起来呢?”
我们自幼听闻的“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夸父追日”、“两小儿辩日 ”等寓言故事, 也出自《列子》 。 但直到唐玄宗时, 才将列子升格为古典道家学说经典, 从而使其与庄子、老子的《道德经》合为一体 。 《列子》被尊称为《冲虚真经》, 与《道德经》的写作和《庄子》的诗化叙事相比, 它被广泛认为是道家最伟大的作品, 是以净化心灵为目的的最现实观察 。
【列子这部书的简介 列子这本书的内容多为什么】《列子》延续了《逍遥游》和《秋水》等其他道教经典的思想路线, 他认真研究黄帝的学说、老子的学说、关尹子的学说、壶丘子林的学说后, 建立了关于宇宙的起源和人的本源的完备学说理论和完整的知识系统 。 《天瑞》开篇的小故事是列子的自传, 他隐居四十年, 默默无闻, 醉心道学 。 因为背井离乡、离国适卫, 表现出其怀才不遇的痛苦 。 但他在临行前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教导, 表明授业传道解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 随后他敬重地谈及壶丘子林, 表明了自己对尊师重道的推崇, 体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师范 。
列子在谈到“万物生化”的关系时说, “生”就是生生不息的生态繁衍系统, “不生”是宇宙最初的本源;“化”是变化万端的物质转化系统, “不化”是万物最原始的单一因素 。 一切物质的“生”, 是由“不生”这个最初始的本源来发端, 一切物质的“化”是由“不化”这个原始的唯一元素来转化的 。 在列子看来, 这个循环系统能够产生一切生态机制, 使事物发生变化发展, 引导宇宙万物建立持续繁衍转化 。
天、地、人都在变化体系之中, 一切物质系统都在循环重组, 这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机制 。 变化才是唯一的不变, 只不过是在变化时长、变化方式、变化形态有所不同 。 列子很深刻地道出了天与地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得道与顺应的关系, 人类与天地并不是并列的两组独立主体, 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天地包含了人类, 天地虽然可以被人毁坏, 但是它不需要依赖人类, 甚至可以摒弃人类 。 天地之道不仅会变化, 而且会变坏 。 因此人要敬畏自然, 敬畏天地, 人与天、地是命运共同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