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现在的装修市场分析( 二 )


传统家装行业困境
产品和服务形态单一,新时代的消费升级需求无法被满足
传统家装行业早期服务模式以清包和半包为主,装修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施工验收标准也不统一,用户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力去和装修队与建材商贩沟通、议价,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最终呈现的效果也往往不够理想 。 随着当今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用户缺乏时间与精力去多方斡旋;调研结果表明,高线级城市用户更加倾向于使用类似爱空间模式的一站式整装服务,清、半包模式随着城市线级的提升,市场占比出现明显下滑 。 在用户购买力升级和审美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趋势之下,传统家装的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多变的需求,艾瑞认为未来标准化、专业化的整装服务会成为大多数用户的首选 。
互联网带来行业概念冲击
互联网时代带来获客端升级,但施工交付痛点仍待解决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家装企业开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线上获客,颠覆了传统家装行业以电话推销、地推宣传和媒体投放为主的获客方式 。 为追逐时代红利和行业风口,大量传统家装企业纷纷开始进行互联网布局 。 互联网对于传统家装行业的革新体现在前端获客渠道与用户、流程资料的线上化,并未从供应链及执行端进行真正优化,技术手段也没有持续迭代升级,用户体验与传统家装模式并未产生巨大区别,同时大量企业蜂拥入场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马太效应下,大量小企业因经营不善被洗牌出局 。
中国家装行业持续迭代升级
模式变革:全方位标准化提升行业效率和用户体验
在传统家装和互联网家装的基础之上,家装行业又进行了一次深度且彻底的模式进阶-以爱空间为例,将家装流程产品化,形成集设计、主辅材甄选、施工、交付于一体的一站式家装服务,通过产品套餐化、材料集采化、管理智能化、营销互联网化及施工标准化,降本增效 。 解决施工进度不可控、交付品质参差不齐、验收无统一标准等行业痛点,提升用户体验感、增加用户信任度,改善行业口碑,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端的迭代升级 。
中国家装行业持续迭代升级
产业升级:集约化采购+供应链整合+全流程标准化
传统的家装业务的用户体验较差,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1)用户需要接触的流程环节较多;2)施工工人大多是个体,本身没有统一的业务规范管理,用户自己管理难度大;3)施工中主辅材价格和施工费用不透明并且大部分用材需要用户自己去商议价格,支出不可控;4)最后交付环节中,用户需要和工长、施工工人等多方进行验收,管理难度过高 。 为了根本解决用户在家装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头部家装企业通过集成化采购、供应链整合和业务流程规范的方式对家装产业进行整体升级 。 1)通过集约化采购的方式解决了传统家装中间流转环节加价的问题,并降低主辅材的采购成本和用户议价难度;2)通过供应链整合方式提高工程方、建材供应商、施工团队等参与主体间的业务效率,可以实现比传统家装三倍以上的运营效率 。
中国家装行业持续迭代升级
产业工人:结合信息技术,推动工人产业化与职业化趋势
传统的施工团队通常由包工头带领散工组成,专业度和纪律性的匮乏导致了施工效率低下、技术不过关等弊病 。 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工长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纪律性,保证了基础的交付能力,但施工质量与效率低下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 职业化产业工人即经过严格的标准化施工体系培训,并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工人 。 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行业服务能力弱和交付品质差的痛点,并且帮助工人在劳有所得、收入得到保障的同时获得用户的认可感和尊重感 。 从工人结构的角度来看,当下装修工人有中老年人居多、男性占比重、农民工为主的特征,产业工人的普及将有利于调动青壮年劳动力的积极性,均衡工人组织结构,从而实现工艺的传承 。 然而,产业工人渗透率在2020年仅有10%左右,由于前期投入大,收效时间长,许多企业仅采用工长制 。 从2014年爱空间布局直管工人模式,到2020年12月,公开资料显示爱空间已实现全国在编产业工人6,806人,入职两年以上人数占比46%,为行业带来正面的带头示范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的普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