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熬才正确 中药怎么熬制( 二 )


六、煎煮时间
一般水溶性差的或者滋补类的药,煎煮至水开了以后,维持半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解表药和其他的芳香、化湿、理气药,温里药中的辛香药等水开了以后,维持15~20分钟,久了有效成分会挥发 。
七、及时过滤
药煎好后要及时过滤,把药汤分离出来,因为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降低了,一些有效成分就会沉淀或者吸附在药渣里面不出来,影响疗效;另外有的中药煎液,随着温度降低,黏稠性会增强,像车前子含黏液质,冷了后,就像比较浓稠的米汤,和药渣混合在一起,汤液不容易过滤出来,因此要及时过滤 。
八、绞渣取汁


中药怎么熬才正确 中药怎么熬制

文章插图



将药渣倒入干净的纱布或者布里面,两边用力来绞,把药渣里面的水都尽量挤压出来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到,如果两次药渣都绞尽药汤,加起来就等于一副新药 。现在有人做过试验,把药的主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如果只是把药渣里的水榨出来,有效成分至少占了1/3剂 。所以,我们只是简单把药渣里面的水倒出来,一剂药醉倒吃了2/3,还有很多成分没有利用,这点是很多人都没有做到的 。
九、煎煮次数
一剂药煎几次,患者也是要问的,一般来说,煎2~3次,凡是饮片较厚且味道较浓的,要煎3次,饮片非常薄的,像桑叶、菊花这类味道是比较淡的,煎2次就够了 。不管煎2次还是3次,都应该混在一起,再分3次或2次服用 。
  • 本文来自于“《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药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我们常会听到身边不懂中药的人对病人说这句话 。
中药煎好后需要趁热喝吗?其实,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 。对于某些患者和疾病而言,中药药汁的温度需要灵活掌握 。特别是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仅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


中药怎么熬才正确 中药怎么熬制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