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设市 撤县设区,撤县设市百科( 二 )


从目前来看, 各地对于“撤县设市(区)”颇为支持 。 多地提出, 希望支持相关县向中小城市发展, 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中小城市 。
10月底, 河南省委新闻发言人穆为民介绍并解读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主要内容, 称报告鼓励各县(市)走出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再现当年“十八罗汉闹中原”的生动局面 。
11月初, 《“十四五”兰州经济圈发展规划》提出, 推动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区), 不断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加快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管理, 吸引周边人口转移就业, 打造一批新兴中小城市 。
基础设施建设需跟上“撤县设市(区)”背后, 都隐藏着一个重要的逻辑——做大做强相关区域 。
目前, 从各个省份来看, 县域人口被城市“虹吸”的现象非常明显 。
【撤县设市 撤县设区,撤县设市百科】以人口大省河南为例,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看, 过去10年, 除兰考县在河南人口比重略有上升之外, 固始县、鹿邑县、新蔡县、滑县都出现下降, 其中滑县的人口占河南总人口的比从2010年的1.34%滑落到1.18% 。 与之形成鲜明对应的是, 郑州市在过去10年的人口占比从9.17%上升到12.68% 。
应该如何更好的发挥县的作用?
民政部2021年6月发布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提出, 推动重要战略地区设市补点, 在城市群范围内、重要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增设县级市, 打造生态宜居、功能复合的“微中心”, 承接中心城市功能疏解, 缓解中心城市发展压力 。
但是, 一味地“撤县设市(区)”并非没有问题 。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以撤县设区为例, 如果城市的资源够多, 比如广州的增城和从化, 撤县设区后就马上通了地铁 。 ”孙不熟表示, “但是, 撤县设区之后, 不少中心城市犹如摊大饼似的急剧膨胀, ‘土地财政’上马, 对其他产业的建设度不够 。 ”
为此, 《“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提出, 要审慎调整设区市市辖区规模结构 。 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现有规模、综合承载能力以及所在区域整体发展态势等多方面因素, 综合评估拟调整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与中心城区联系紧密程度及历史人文背景等, 严格稳慎把握设区市下辖县(市)改区 。
另外, 无论是撤县设市还是撤县设区, 都需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此前采访了县城一些中学的学生, 他们认为相对城市来说, 县城的教育资源质量更需要补充, 因此对于课后补课的看法不一 。
“与城里相比, 县里补习之后得看个人意愿, 补习是一种提高自己的方式, 不是说非得补习, 但补习可以提高自己 。 ”一位县城高中学生表示, “我觉得县里的孩子应该更需要课后补习 。 ”
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进一步改善以教育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成为各地“撤县设市(区)”之后需要考虑的重点 。 为此, 不少地方也都行动起来 。
今年7月,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召开相关推进会议并宣读了《撤销蒲城县设立蒲城区实施方案》, 提出撤县设区之后, 有利于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整体提升, 促进基础教育、市政设施、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协调发展 。
而即使并未“撤县设市(设区)”, 基础教育“中心城区”带动“周边县郊”的格局也在逐步形成 。
11月5日,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就《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举行听证会, 提出重点将市级和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引入郊县区布局, 重点向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倾斜 。 市县两级共同发力, 形成“市区带动县城、县城带动乡村”的教育联动格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