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横的位置图和作用 大横在什么位置

【大横的位置图和作用 大横在什么位置】腰腹部赘肉太多 , 长期习惯性便秘的人群,除了每天要多饮水,多摄取富含纤维质的蔬菜以外,每天坚持按压大横穴,对身体和肠胃功能,以及腰腹的肥胖状态,具有很好的调理,改善效果,那么大横的位置在哪里?具体作用又有哪些呢?
大横的位置图
大横属足太阴脾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腹中部,距脐中4寸 。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 , 在腹中部,先取肚脐(神阙),再从前正中线旁开4寸,按压有酸胀感的位置 。
2.仰卧位 , 在腹中部,腹直肌外侧缘距腹中线为4寸,按压有酸胀感 。
大横穴穴名解析
大,指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横,指穴内气血运动的方式为横向传输 。“大横”的意思是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到达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到达本穴后 , 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而得名 。
大横穴别名解析
“大横”也称“肾气穴”,“人横穴”,“肾气”指本穴的天部之气富含水湿,“人横”指穴内气血在人部横向传输,因为本穴物质不仅有天部的滞重水湿云气 , 还有腹哀穴下传来的地部经水,其地部经水由本穴外溢脾部 , 有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所以是足太阴阴维的交会穴 。
大横的作用
大横穴为足太阴脾经,阴维脉之会 。阴维脉有维系全身阴脉的作用 , 它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 , 与脾经相结合,所以大横能促进腹部气血运行,调理脾胃,促进身体营养吸收和水谷运化的作用,有助于阻断脂肪在腹部堆积;该穴还是治疗肠胃道疾病的必选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腹痛,便秘,腹泻,小腹寒痛 , 肠寄生等疾患;长期坚持啊内膜,对多汗,四肢痉挛,肚腹肥胖等症状,也有很好的调理 , 改善和保健作用 。
大横的保健按摩手法
1.抱颤法:双手放松交叉 ,  呈半球状,双掌根抵住双侧大横穴 , 双小指抵住关元穴,双拇指抵住中脘穴,双手轻轻下压腹部 , 做上下小幅度 , 快速度(每分钟超过150次)的运动,每天1-2次,此法能减肚腩 。
2.推拿法:用双手拇指与食指 , 中指的指腹或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拿捏住大横穴处的肌肉 , 进行3-5分钟 ,  提捏频率20次/分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