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感染 小儿支原体肺炎


门诊,一位妈妈焦急的问我:“大夫,你快帮我们看看吧 。我们都烧6天了,3天前就查血、拍片子了,告诉我说孩子得的是支原体肺炎 。可是输了3天进口的阿奇霉素,一点儿事儿不管啊,还是高烧,一天得吃4~5次退烧药,最高39.7℃,咳嗽也厉害,尤其是晚上 。你看是诊断错了,还是用药不对症啊?” 。不容我多问,这位患儿的母亲像编排好的台词一样不间断的说了出来 。
我一看检查结果,血象不高,中性粒细胞为主,C反应蛋白稍高,胸片右下肺一大片实变影,再一查体,右下肺呼吸音低,典型的支原体肺炎 。我耐心的安慰家长 。孩子的诊断没错,就是支原体肺炎,同时家长说明了为什么短期用药不见效的原因 。


儿童支原体感染 小儿支原体肺炎

文章插图



类似的情形,每天都得发生几次 。往年这个时候流感肆虐,门诊大厅挤满了发热的孩子,但今年流感尚未流行,支原体肺炎却先登场了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症,患儿家长往往束手无策 。这位妈妈的困惑,大家肯定也想知道答案,且听我慢慢道来 。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我们所说的支原体是肺炎支原体(MP),它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体,它只有细胞膜,没有细胞壁 。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肺炎,就叫做肺炎支原体肺炎,简称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发生率占小儿肺炎的15%~40%,近年发病率有增多趋势 。多见于学龄前(3~6岁)和学龄期(6~12岁)儿童 。


儿童支原体感染 小儿支原体肺炎

文章插图



支原体肺炎有传染性吗?


支原体肺炎和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一样,都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冬春季节高发,每3~5年流行一次,流行季发病率增高3~5倍 。今年是支原体肺炎流行年,我们病房住的80%患儿都是这种支原体肺炎 。本病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但不属于国家法定的传染病 。


支原体肺炎有什么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 。发热多为中高度发热,急性期可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 。咳嗽初期一般为刺激性干咳,呈阵发性剧烈咳嗽,夜间为著,影响患儿的睡眠与活动 。后期咳嗽有痰,部分患儿伴有喘息 。早期肺部听诊无湿罗音,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湿罗音 。重症患儿可有呼吸困难,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 。可合并一些肺外表现,如食欲不振、腹痛、呕吐、肝功能损害、皮疹、心肌损害、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


怎么诊断支原体肺炎?


学龄期或学龄前期儿童有发热、咳嗽,肺部听诊无湿罗音,血常规白细胞不高或轻度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为主,CRP正常或增高,胸片可见大片实变影,临床需高度怀疑支原体肺炎 。血清支原体抗体IgM滴度持续≥1:160或双份血清(间隔两周)抗体滴度上升4倍或下降为原来的1/4,一般认为是支原体感染 。分子生物学检测支原体RNA阳性可诊断支原体感染 。确诊的金标准是支原体培养阳性,但其培养时间长,故临床意义不大 。


儿童支原体感染 小儿支原体肺炎

文章插图

什么是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


【儿童支原体感染 小儿支原体肺炎】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天及以上,临床征象加重、仍持续发热、肺部影像学加重者,可考虑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