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水资源保护的目的 水资源保护法】(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湿地资源管理
第三章 湿地保护与利用
第四章 湿地修复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本法 。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利用、修复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
本法所称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国家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 。
江河、湖泊、海域等的湿地保护、利用及相关管理活动还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 。
第三条 湿地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发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开展湿地保护工作所需经费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列入预算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负责,采取措施保持湿地面积稳定,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做好湿地保护相关工作,村民委员会予以协助 。
第五条 国务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负责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负责湿地保护规划和相关国家标准拟定、湿地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国务院自然资源、水行政、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承担湿地保护、修复、管理有关工作 。
国务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自然资源、水行政、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建立湿地保护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 。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湿地保护、修复、管理有关工作 。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通过湿地保护日、湿地保护宣传周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开展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湿地保护知识宣传活动,营造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湿地保护意识 。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湿地保护知识的公益宣传,对破坏湿地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
第八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通过捐赠、资助、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湿地保护活动 。
对在湿地保护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
第九条 国家支持开展湿地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强湿地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湿地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
第十条 国家支持开展湿地保护科学技术、生物多样性、候鸟迁徙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
- 语文的八大阅读方法 阅读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 rubyrose短发造型,rubyrose剪发视频
- 梁静茹勇气歌词大全 梁静茹的勇气是什么
- 想开了看淡了的说说图片 凡事看淡一点,想开一些花
- 释怀的图片唯美 释怀文字图片
- 什么是三庭以及具体位置 风水大论三停穴图
- 广西风水龙脉图
- 贝蒙盘古平面 贝蒙盘古风水
- 靖西墓地风水 靖西风水留题图
- 椒江一江两岸 黄岩风水岗至椒江呈上村多少公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