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结构有哪些

1、古筝的结构有哪些1、「面板」
用放置多年、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 。也有人试用白松制作 。蒙族古筝的面板用杨木制成 。
2、「底板」
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质木料制作 。
3、「古筝边」
也称边板,即古筝的侧帮 。古筝有两个筝边,靠近身体的一侧称为内筝边,另一侧称为外古筝边 。古筝边一般用木制成 , 也有用水曲柳、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 。还有试用枫木制作 。
4、「古筝头」
用木、紫檀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 。筝头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来固定(也有的古筝的古筝头是固定琴钉的) 。在古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也音孔上有一个音窗,供出音之用 。古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这样就扩大了共鸣的范围(也有的古筝,古筝头与共鸣体是不相通的) 。
5、「古筝尾」
它主要用于安装琴钉 。此处在造型上也起着与筝头对称平衡的作用 。
古琴有七条弦,从外到里定名为一至七弦 。古琴琴弦的外侧有十三个徽位,从岳山向焦尾依次为1、2、3、4 ……13徽 , 其中第七个徽位在琴的正中间,一般都是较大的徽 。弦位和徽位都是要必须记住的 , 因为琴谱中会标注 。而琴头处把弦支起来的硬木条叫岳山 , 琴尾处把弦支起来的硬木片叫龙龈 , 岳山和龙龈之间为琴弦的有效长度,一般是110公分 。
2、三门峡旅游景点有哪些【古筝的结构有哪些】1、陕州地坑院,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 , 民居史上活化石”,“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 。陕州地坑院景区在地坑院原有的基础上,将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每个坑的主体不同 , 旨在全方位向人们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 。
2、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东起209国道三门峡市涧河桥 , 西到陕州大道与沿黄观光路交叉处,南接陕州大道,北至黄河滩涂 , 现管理面积12000余亩,(其中陆地面积6150亩,水面、滩涂6000余亩) 。该景区是在陕州古城遗址及对青龙、苍龙两条涧河的治理改造基础上逐步建设起来的 。2007年2月6日被国家建设部批准命名为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主要包括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故城和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 。由于三门峡黄河库区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每年迎来数以万计的白天鹅到此栖息越冬,洁白美丽的白天鹅、碧波荡漾的黄河水、深沉厚重的黄土高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三门峡由此被誉为“天鹅之城”,2010年春季更被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唯一的“中国大天鹅之乡” 。
3、三门峡大坝 ,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部,距市区14公里,从市区乘旅游专线车可达 。是一处依托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而建成的风景名胜和人造景观相结合的水库观光游憩类人文景观 。其中,三门峡大坝是建国后我国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 。它是响应毛主席的“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而于1957年4月开工兴建 , 1960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 。
3、重阳节的古诗有哪些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
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李白《九日龙山饮》 。
4、佳节又重阳 ,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