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4岁孩子背书到半夜,气得扇自己耳光!不要以爱的名义进行绑架

最近 , 儿童教育科学观察纪实节目《不要小看我》开播 , 虽然开播时没什么水花 , 但很快凭“内疚式教育”这词冲上热搜 。 这热搜源于一位母亲特别的教育方式 , 也是很多人从小遭遇过的经历 , 只不过这位妈妈着实有点极端 。   
逼4岁孩子背书到半夜,气得扇自己耳光!不要以爱的名义进行绑架  
文章图片  
孩子背书背不出来 , 稍微性子急的父母可能就肝火旺盛 , 但是这位妈妈采取了一种极端方式 , 扇自己巴掌 , 这一巴掌下来 , 别说孩子惊恐 , 连正常人都不知所措 。 嘉宾学者们把类似小桃的这种教育叫做“内疚式教育” , 就是父母自我惩罚 , 让孩子感到内疚 。 其实说到底这就是一种爱的绑架和PUA 。   
一、什么是内疚式教育?  
内疚式教育 , 就是家长的一种自我体罚 , 就是把孩子的错体罚到自己身上 , 让孩子在道德上进行自我批判 , 其实是变相的精神体罚 , 从而达到鞭策孩子的作用 。   
内疚式教育最直接的影响 , 是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 孩子会认为都是我的错 , 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 才让父母难过 , 从而产生强烈的内疚和自责 。 这种内疚不是短时间可以缓解的 , 而是对孩子有着长远的影响 , 甚至整个人生都会背着这个包袱 , 养成自卑或讨好式性格 , 甚至会造成抑郁或过激行为 。   
逼4岁孩子背书到半夜,气得扇自己耳光!不要以爱的名义进行绑架  
文章图片  
《奇葩说》里 , 席瑞结合自身经历 , 讲过一个“橘子罐头”的故事:  
小时候 , 席瑞和姥姥一起逛超市 , 看到了一瓶售价7.9元的橘子罐头 , 由于知道家里不富裕 , 他没有开口要买 , 只是忍不住摸了它一下 。   
姥姥心明眼快 , 犹豫了一番 , 最后还是买下了这瓶罐头 。   
这本来是一件美好温馨的事 , 但是被姥姥的一句话打破:这个罐头抵得上我们一顿饭的钱了 。   
那天晚上 , 席瑞吃到了“我觉得我这辈子最苦的罐头” 。   
席瑞表示 , 很多年以后他依然会想起那一天 , 并且认为自己不该去买这瓶罐头 。 除了这些 , 还有很多类似''橘子罐头”的话在席瑞耳边不停地回响着:家里没钱 , 你妈一个人养你不容易 。   
逼4岁孩子背书到半夜,气得扇自己耳光!不要以爱的名义进行绑架】这些看似没有恶意的话却自他童年起便种下了“亏欠”的种子 。   
尽管成年以后 , 席瑞在学业和职场中取得成功 , 但内心深处依然掩藏了一份“亏欠感” , 以至于后来他即使获得赞扬时 , 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开心 , 而是“我不配” 。   
二、为什么内疚式教育泛滥?  
现实中存在太多这种内疚式教育了 。   
“你看我省吃俭用 , 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 还不是为了供你读书”  
“你看我和你爸不离婚 , 还不是怕耽误你上学”  
“你看我天还没亮就给你做早饭 , 一天忙到晚 , 忙来忙去还不是为了你和你弟弟”  
“要不是为了你学习 , 我怎么会放弃自己的事业”  
…………  
太压抑 , 太窒息了……好像生活在没有阳光的地方 , 孩子每天看着父母的脸色 , 咀嚼着父母话里话外的意思 , 这样的生活太难了 。   
逼4岁孩子背书到半夜,气得扇自己耳光!不要以爱的名义进行绑架  
文章图片  
难道父母真的想让孩子感到内疚吗 , 让孩子背负着负罪感学习、生活?  
很多时候 , 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话语带给孩子的灾难 , 或许他们眼中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 , 其实最终原因还是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 。   
对很多父母来说 , 孩子不是独立的 , 是自己生的是自己养的 ,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动把孩子划为自己的一部分 , 包括孩子的精神 。 既然是自己的 , 有什么“自己话”不能说 , 哪怕是伤害性的语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