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宝宝一到夏天就“虚”?这道汤能开胃、止汗、长身体

夏季出汗多 , 有时稍微带孩子出门一趟 , 回家之后 , 孩子就明显没精神 , 脸色不好 , 一个字总结 , 就是看起来特别“虚” 。  
很多家长将“虚”归咎为孩子不肯好好吃饭 , 尤其是看到孩子冬天好不容易进补来的一点肉 , 一到夏天就蹭蹭往下掉 , 让不少宝妈们又急又气 , 都希望我开点食疗方 , 让孩子开胃、好好吃饭 。 殊不知 , 孩子胃口不好 , 也是孩子出汗多、气随汗泄造成的 。  
夏季外界阳气充裕 , 但人却恰恰相反 , 人体的阳气是往外散发虚浮、内里亏空的 。 气不足 , 妈妈们手艺再好 , 煮出来的食物再喷香 , 孩子也很难大快朵颐;强迫孩子多吃 , 还容易导致脾胃受损、吃撑积滞 。  
谁都让自家孩子气足、精神好、吃得香 , 脸色红润、长高长肉 , 该怎么做呢?有一道食疗方能够解决 。  
气虚明显的孩子  
用好健脾益气第一方  
我敢说 , 绝大多数孩子天生都是气虚质 , 气多多少少都是不足的 。 经过后天的养育 , 有的孩子养得好 , 体质会逐渐趋于平和质 , 长得好、少生病 。  
有的孩子由于错误的喂养及其他生活习惯 , 气虚质会朝其他方向发展、兼夹 , 往阴虚、阳虚等体质偏颇 。 新手家长若不会辨证体质 , 我建议都从气虚质着手调理 。  
先来看看气虚质的明显表现:脸色不好 , 青青黄黄;气候变化时易感冒;易积食、消化不良;容易出汗;偏食挑食或能吃不长;生长发育慢 , 瘦瘦小小;大便先干后烂;舌淡红偏肥胖 , 易有厚舌苔;声音、哭声较低 , 微弱;严重者常大叹气 。  
如果你家孩子符合上述4点或以上的特征 , 最近确实比之前更“虚”一些 , 就可以用这道方子补益:小儿四君子汤 。  
最开始的时候 , 四君子汤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组成 , 被誉为补气健脾第一方 , 我们先来看看组成 。 据记载:“气虚者 , 补之以甘 , 参、术、苓、草 , 甘温益胃 , 有健运之功 , 具冲和之德 , 故为君子 。 ”  
成年人服用四君子汤 , 最初方子为:  
四君子汤  
人参9g:味甘、微苦 , 性平;归脾、肺、心经;能大补阳元、补脾益肺、益肾补血 。  
白术9g:味甘、苦 , 性温;归脾、胃经;能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  
茯苓9g:味甘、淡 , 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能健脾利湿 , 宁心安神 。  
炙甘草6g: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能补脾益气 。  
上为细末 , 每服两钱 , 水一盏 , 煎至七分 , 通口服 , 不拘时候;入盐少许 , 白汤点亦得 。 以上四味药组合起来 , 可以起到益气健脾、补益脾胃之气的功效 , 且功效平和 , 不偏不胜 , 恰如君子 , 故名四君子汤 。  
成年人生活、工作压力大 , 日常饮食不规律 , 劳倦过度 , 损伤脾胃根本;调理饮食、作息习惯的同时 , 就可以按照上述方子每周服用1次 。  
那么 , 孩子气虚 , 应如何化裁四君子汤 , 平时又该如何正确服用呢?  
怎么给孩子用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原方中是有人参的 , 给孩子服用还是不太合适 , 因此可以稍作调整 , 将人参换成健脾补气的太子参 , 就组成了更适合孩子的小儿四君子汤: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小儿四君子汤  
材料:太子参9g , 白术9g , 茯苓9g , 炙甘草3g 。  
做法:材料下锅 , 加约2碗水 , 小火煲取至1碗服用 。 每周1~2次 。  
功效:健脾理气 。 增强上焦肺与中焦脾的功能 。  
适用年龄:3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 , 少量多次分服 。 蚕豆病可服 。  
如何服用小儿四君子汤?在孩子不积食、无外感炎症等病痛的前提下 , 建议分3种情况服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