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必接没关系?熊孩子的养成,从父母的“假客气”开始

文|齐姐育儿本文为原创文章 , 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 经过几千年的传播 , 这种待人处事的方式已经镌刻在了我们的骨子里 。 但这却并不是完全都是有益的 , 在某些方面它反而成了一种桎梏 。   
比方说 , 古人要求有人要容人之量 , 否则就是斤斤计较 , 得理不饶人 。 这也造成一个约定俗成的“常识”:犯了错先说对不起 , 而对方必接没关系 , 哪怕犯错的人并没有认错的心 。   
这种情况在家长当中非常常见 。   
对不起必接没关系?熊孩子的养成,从父母的“假客气”开始  
文章图片  
曾经就见过一个小学生抢了四岁小男孩的玩具 , 把那个小男孩气的哇哇直哭 。 结果双方家长到场之后 , 那个小学生的家长非常敷衍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 而小男孩的母亲便忙着说没关系 , 还劝说儿子把玩具分享出去 。   
最后两位家长在谈笑中达成了和解 , 场面十分和谐 。   
两位家长是不是真心的无法得知 。 但那个小男孩腮帮子鼓起 , 眼眶红红的 , 显然是十分不甘心又碍于妈妈的话不得不把玩具又递了出去 。 更令人觉得可怕的是 , 那个抢东西的小学生得意洋洋 , 丝毫没有认识到错误的意思 。   
对不起必接没关系?熊孩子的养成,从父母的“假客气”开始  
文章图片  
是 , 家长是“大团圆结局”了 , 但对于两个孩子来说 , 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磨灭的 , 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 。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 , 来分析一下父母的这种处理方式对这位小学生的影响 。   
对于犯错一方 , 他们已经出现了认知上的偏差 , 才会导致错误的产生 。 然而这个时候 , 父母并没有及时进行严厉的教育 , 就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   
对不起必接没关系?熊孩子的养成,从父母的“假客气”开始  
文章图片  
当然不是说到了错之后说对不起这种处理方式不行 , 只不过一句明显十分敷衍的对不起 , 真心无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   
或许第一次向别人说对不起的时候 , 他会觉得羞愧难当 , 但次数多了 , 他也就麻木了并且会习以为常 。 因为每次犯错 , 说句对不起就好了 。 嘴上说说而已 , 他又不会掉块肉 。   
犯罪成本低 , 是犯罪率高居不下最主要的原因 。   
对不起必接没关系?熊孩子的养成,从父母的“假客气”开始  
文章图片  
放在孩子犯错也是一样的 , 因为成本太低 , 只有轻飘飘的一句对不起 , 完全对他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教育作用 。   
同时 , 这种处理方式还会让他形成一种思维误区 , 那就是“我都道歉了 , 你凭什么不原谅我”的强盗逻辑 。   
犯错而不自知 , 对规则没有敬畏心 , 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   
为什么偏远落后地区犯罪率高?那是他们大多完全没有接受过教育 , 无知者无畏 , 自己已经跨过了法律这条红线都不自知 。   
对不起必接没关系?熊孩子的养成,从父母的“假客气”开始  
文章图片  
如果他们知道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 并且知道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 他们还敢吗?相信大多数都会遵守法律 。   
对孩子也是一样的 , 必须先要让他知道这种行为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 才能让他打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   
而家长轻轻放过的教育方式必然会让他逐渐对规则失去敬畏心 , 往后做事更无法无天 , 甚至到了家长都无法管束的地步 。   
对不起必接没关系?熊孩子的养成,从父母的“假客气”开始  
文章图片  
对不起必接没关系?熊孩子的养成,从父母的“假客气”开始】其次 , 再来分析那个小男孩的心理 。   
那个小男孩肯定是不甘心的 , 因为他心爱的玩具被抢走 , 没有得到母亲的支持不说 , 还强迫他学会分享 。 他的心里肯定会产生不平衡 , 而且会对分享彻底感到厌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