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大的成语四个字大()的词语)



大( 大的成语四个字大()的词语)

文章插图
“大”字的字形演变
“大”字的甲骨文,一个人形,双手双脚向左右伸开,以此来表示大,很形象 。从甲骨文到今天,“大”字几乎没什么大的变化 。
现在的“大”字,基本用作形容词 。其实在甲骨卜辞里,“大”字也用作形容词 。如卜辞“今日辛王其田,不遘大凤 。”,翻译成现在话就是:今天辛王打猎,没遇到大风 。甲骨文的“田”,本义也是田地,如果用作动词,就表示田猎,也就是现在说的打猎 。遘字,就是后来的遇见、遇到的遇字 。凤和风在甲骨文里是通用的 。没大风是好事 。因为那时打猎,先要用火烧荒,把野兽赶出来 。有大风,就危险了,容易把自己也烧成烤白薯 。
后来的《论衡·说日》:“见日出入时大,日中时小也 。”看见太阳在日出与日落时大,中午时小 。形容词是修饰名词的 。风、球、雨、人等都是名词,前面都可以加形容词“大”,就变成偏正词组:大风、大球、大雨、大人 。
“大”是一个多音字,大夫、大王里的“大”读dài 。
很早的古文里,“太”字写作“大” 。如《左传·昭公十九年》:“大子奔晋 。”太子逃到晋国去了 。“泰”字也写作“大” 。如《荀子·富国》:“天下大而富 。”天下太平就会富起来 。
后来“大”字也用作副词 。什么是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形容词、动词的 。譬如,《史记·孙膑传》:“大破梁军 。”春秋时期,魏国又称梁国 。破,动词,意思是打败 。这里的“大”就是副词,意思是很大地,修饰后面的动词“破” 。大破梁军,就是彻底打垮了魏国军队 。这种用法,现在还能在许多成语里看到,常见的就有:大打出手、大吹大擂、大吃大喝、大摆酒席、大放异彩、小题大做、大显身手、大吃一惊、大有裨益、大煞风景、皆大欢喜、大张旗鼓、大是大非、大起大落、大同小异、天下大乱、溜之大吉、酩酊大醉、大红大紫等等共有上百个 。举例的后七个是修饰形容词,前面的都是修饰动词 。
甲骨文里也有用作副词的 。如甲骨卜辞(前7.30.2):“王大令众人” 。王严厉命令大家 。这个“大”是副词,修饰后面的动词“令”,“大令”相当于后来的“严令” 。又,(遗760)“丁卯卜:王大隻鱼” 。这个隻,是獲的初文(所谓初文,就是早期的字形),也就是简化字的获,是动词 。甲骨文的“隻”,就是一只手抓住了一只鸟 。王大隻鱼,就是王捕到了许多鱼 。这个“大”也是副词,修饰后面的动词“隻” 。现在我们说的“大获全胜”里的“大”字也是这个意思 。

大( 大的成语四个字大()的词语)

文章插图
【大( 大的成语四个字大()的词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