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死的马嵬坡在什么地方,杨贵妃有没有死在马嵬坡( 二 )


2.对造成这场国难的奸臣杨国忠怀有很大的怨恨之情;
3.由于杨国忠当时担任剑南道节度使(管理四川),所以禁军将士对前往四川的决定本身就带有反感和怀疑的情绪;
以上三种负面情绪,成为了马嵬兵变的潜在诱因 。 不过,虽然心中有怨言,但唐玄宗毕竟还是皇帝,禁军士兵不可能一开始就爆发兵变 。 他们只能强打起精神,跟随着玄宗踏上了逃亡之旅 。
三、饥饿引发的愤怒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禁军士卒虽然强压下了怨言,但一路之上需要面对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饥饿 。
我们刚才说了,由于唐玄宗出逃非常匆忙,所以根本没有准备食物,大部分人都是饿着肚子上路的 。 所以,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大队人马就只能沿着县城和驿站的路线往西行进 。 从地图中可以看出,由长安一路向西,会先后经过咸阳县、金城县、马嵬驿 。 假如这些县城和驿站可以提供补给,那么禁军士卒们的情绪就将得到安抚 。
但是,后面的情况真的如他们所愿吗?不是 。
唐玄宗出逃时间线
我们可以结合图示的时间线,大致看一下出逃的整个过程:
唐玄宗从六月十三日的凌晨开始逃亡,到了辰时(上午九点),大队人马来到了咸阳县附近的望贤驿 。
在快到望贤驿之前,玄宗派宦官王洛卿先行一步,到驿所去通知当地的官员备好食物进行招待 。 但正当他们满怀希望地想要大吃大喝一顿时,迎接他们的却是彻底的失望 。 当他们一进入驿馆,竟然发现驿站的官员都已经逃跑了,连那个提前报信的宦官王洛卿也不知了去向,整个驿宫空空如也,什么吃的喝的都没留下 。
《旧唐书》记载:
至咸阳驿置顿,官吏骇散,无复储供 。 上憩于宫门之树下,亭午未进食 。
也就是说,到了十三日的中午,连唐玄宗本人都没饭吃,更别说其他的禁军将士们 。 无奈之下,众人只能饿着肚子继续前行,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个歇脚点,也就是金城县的驿所 。
当天晚上,大队人马忍着饥饿和疲倦,终于到达金城县,可是当他们进入驿馆时,迎来的仍然是失望和绝望 。 《旧唐书》中记载:
驿中无灯,人相枕藉而寝,贵贱无以复辨 。
意思是说,金城县的驿馆情况更加糟糕,不但人都跑了,什么吃的都没有,而且驿站里甚至连盏灯都没有,一片漆黑 。 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谁还管地位的高低贵贱?谁还管他是皇上还是贵妃?于是,所有人都忍着饥饿,挤在驿馆的地上,横七竖八地睡了一晚上 。 此时此刻,皇帝的威严丧失殆尽,禁军将士越来越瞧不起这个逃难天子,他们的心中只有一种情绪,那就是因为饥饿和疲惫而逐渐增长的焦虑和愤恨 。

老年的唐玄宗
不过,兵变并没有在那天晚上爆发,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金城县以西二十多里处,还有一个很大的驿站,那就是马嵬驿 。 可以说,马嵬驿成为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
六月十四日,唐玄宗带着人马终于来到了至马嵬驿中,但他们的希望又化为了无尽的绝望,此时见到的仍然是同一个景象:官员逃跑,空无一物 。

唐代的驿站

到此为止,禁军士卒们已经饿着肚子随着唐玄宗逃跑了一天一夜,走出了足足60多公里路 。 他们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只剩下对前途的恐惧和心中的怒火 。 俗话说得好,再一再二不再三,他们焦躁和愤怒达到了一个爆发的临界点,离真正爆发兵变,只差一个导火索 。
四、兵变的导火索
最终引发马嵬兵变的导火索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是一群不期而遇的吐蕃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