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的症状图片 痱子症状图片


痱子(miliaria)是由于高温、潮湿环境所致的小汗腺导管和毛孔堵塞,导致汗液潴留、汗管破裂、汗液外溢并形成丘疹和水疱 。

痱子的症状图片 痱子症状图片

文章插图
痱子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主要与湿度和温度有关,当温度较高时,小汗腺分泌旺盛,但湿度较大使分泌的汗液不易较快蒸发,导致汗腺导管角质浸渍,引起汗管堵塞、汗液潴留;随着小汗腺分泌,汗管压力不断增加,最终使汗管在不同位置破裂,汗液溢出,刺激周围组织而出现皮损 。皮肤表面葡萄球菌数量较多,Mowad等认为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参与了汗管堵塞形成,同时亦产生毒素,从而加重炎症反应 。
【临床表现】 根据汗管破裂位置不同,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痱子的症状图片 痱子症状图片

文章插图
【痱子的症状图片 痱子症状图片】痱子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
1.白痱 又称晶形粟粒疹(miliaria crystalline),由汗液在角质层或角质层下溢出而引起 。常见于久病卧床、高热、大量出汗的患者及衣着过多、透气不良的儿童 。常成批出现,好发于颈、躯干,分布不对称 。皮损为针头大小的、透明的、极表浅的水疱,无炎症反应,多无自觉症状 。
2.红痱 又称红色粟粒疹(miliaria rubra),由汗液在表皮棘层溢出而引起 。皮损常成批出现,好发于肘窝、蝈窝、皱折部位等,对称分布 。皮损为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自觉瘙痒、刺痛、灼热;严重者可继发感染 。天气转凉后,皮损可于数日内干涸、轻度脱屑而愈 。
3.脓痱 又称脓疱性粟粒疹(miliaria pustulosa),是一种常继发于其他原因所致汗腺导管破坏、堵塞、损伤性皮肤病 。好发于四肢屈侧及阴囊 。脓疱多为针尖大小,表浅,开口与毛囊口分布不一致 。脓液培养常无细菌生长,但也可能含有非致病性球菌 。
4.深在性痱子 又称深部粟粒疹(miliaria profunda),由汗管在真皮上部破裂而引起 。常密集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皮损为深在的白色丘疹,不痒,除面、腋窝、手、足处可出现代尝性出汗增多外,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当皮损累及头部时,可出现中暑表现 。
痱子的症状图片 痱子症状图片

文章插图
痱子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 应注意室内通风散热,穿宽大衣服,常洗澡,勤换内衣 。局部治疗原则以清凉、止痒、收敛为主,可外用1%薄荷炉甘石洗剂、5%明矾水;合并感染者可外用含抗生素的洗剂、粉剂,必要时可口服抗生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