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婴儿肚疼怎么办( 二 )


2.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于感冒时,除发热、咽痛、流涕外,患儿脐周有疼痛,腹部也未扪及块物,待感冒好转后腹痛会逐渐消失 。
3.急性阑尾炎:这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 。开始是脐周疼痛,几小时后可以转移到右下腹,疼痛持续不断 。患儿多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均有发热 。婴幼儿陈述不清,有时仅表现出胃肠道症状 。因此凡小儿腹痛伴有发热和胃肠道症状时,家长都要考虑到患急生阑尾炎的可能,应及早送医院就诊 。
4.肠蛔虫症:多由于小儿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所致 。患儿常有脐周疼痛,面黄肌瘦,腹痛不定时,常可自行缓解 。还常有磨牙、睡眠不安、易怒等表现 。应用驱虫治疗后,腹痛即可消失 。
5.急性胃炎:由于饮食不当,或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引起中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嗳气 。胃肠钡餐或胃镜捡查常可确诊 。
6.嵌顿疝:小儿以腹股沟斜疝多见 。当小儿站立或用力排便时在腹股沟内侧出现一肿物,或仅表现一侧阴囊增大,若肿块不能回纳,就会出现腹痛、腹胀和呕吐,时间长了,肿块表面发烫,压痛明显,必须及早送医院救治 。
7.肠套叠:急性肠套叠多见于肥胖健壮的2岁以内婴幼儿,为突然发病 。肠套叠可致腹部绞痛,表现为原先安静的患儿突然出现明显烦躁不适,可有全身强直 。双腿向腹部屈曲,表情痛苦,症状突发突止,无法表达的小婴儿则出现阵发性哭吵,发作间隙表现正常或安静入睡 。随着病情进展,腹痛间歇可出现淡漠、嗜睡 。常见呕吐,开始为不消化食物,继而吐胆汁样物,呕吐后可有全身扭动,屏气表现 。肠套叠初期,结肠蠕动增加,肠腔内压升高,患儿排出少量正常粪便,后期粪便中出现血迹,随之因肠缺血坏死而排出暗红色血块或果酱样大便 。
8.便秘: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由于患儿平时少吃蔬菜及饮水少致使便秘,肠蠕动过多引起腹痛,排便后腹痛即消失 。
9.过敏性紫癜:近年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增多,它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都伴有周身的症状 。首先表现为皮肤紫癜,面积大小不等,表面紫红色,多分布于四肢和臀部,以踝、膝关节处明显 。在此基础上出现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但腹部软 。可伴有腹泻及轻重不等的便血,大便为黑色或红色 。它是因肠管内壁出血、水肿造成 。有的小儿还伴有关节肿痛,甚至血尿等情况 。
10.荨麻疹:荨麻疹可引起腹痛,腹型荨麻疹腹痛的特点往往与孩子进食鱼、虾、蛋类等具有过敏原的食物有关,常在皮肤发生风疹瘙痒的同时出现脐周痛,同时伴有呕吐、腹泻 。
总之,对于小儿腹痛我们要注意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小儿应卧床休息并保持舒适体位,饮食方面切记不能吃生冷和油炸的食品,少吃或者不吃会导致腹胀的难以消化的食品 。有很多食品在肠胃中容易发酵,从而产生大量的气体,比如豆类、牛奶、红薯、芋头等,小儿出现腹痛症状后也应该少吃或不吃这类食品,否则可增加肠胃负担,诱发肠痉挛症状 。另外平时生活中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树立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饮食多样化,不可偏食,尽量吃熟食,少吃垃圾食品,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干净 。天气多变的季节,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 。
【婴幼儿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婴儿肚疼怎么办】文字|新生儿科 申英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