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格局骤变,“小理蔚”时代来临( 二 )
“为应对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短缺 , 公司会采取一系列对策 , 包括提前下更明确的订单 , 与芯片、Tier1厂商达成合作协议、对外投资 , 以及与政府联合采购芯片等 。 ”何小鹏曾向外界保证会全力解决供应链短缺造成的产能受限问题 , 结果证明 , 其并未食言 。
审时而度势 , 厚积而薄发 , 10月小理蔚的排位并不意外 , 但若想持续领跑 , 小鹏显然需要寻求销量增长的第二曲线 。
第二增长曲线
“让更多类型的受众用户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 这是一众“鹏友”内心深处于小鹏汽车的真实写照 。
2021年9月15日 , 小鹏P5正式上市 , 新车补贴后售价为15.79 万-22.39 万元 , 针对不同需求的潜在消费者 , 与P7的22—30万元(主力车型)的定位划清了界限 。

文章图片
图5/6
除了备受关注的激光雷达、辅助驾驶等配置外 , P5推出最重要的意义 , 在于把高科技新能源汽车的门槛拉低到17万—20万元这个B级轿车的价格区间 , 但我们都知道 , 这是一片瞬息万变的红海 。
众所周知 , 激光雷达的成本居高不下 , 此前发布即将量产的车型中 , 仅有蔚来的ET7得以搭载 , 但车辆售价却高达50万以上 。 如今 , 20万元的P5仍然搭载了激光雷达 , 即使是放眼全行业 , 也实属罕见 。
正是基于强大的硬件支持 , 小鹏P5即将成为全球首款具备城市(此前行业内的辅助驾驶仅限高速路及环路)NGP 功能的智能汽车 。
与此同时 , 传统燃油车在车内配置、整车智能化方面依然墨守成规 , 单就用户体感方面 , 与小鹏P5相比更是落后了一个时代 。 而定向研发的巨大车内空间 , 这也让P5在对标更高一级的燃油车时 , 同样拥有着极强的竞争力 。
事实上 , 无论是激光雷达等高科技的加持 , 还是基于百变舒适家轿的灵活大空间 , P5自身的产品的属性 , 从一些数据可以窥见 , 已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
数据显示 , 上市后仅1天时间 , P5的订单就达到了6159辆 , 其中激光雷达配置占比达到54% , 而智能空间选装占比达到了56% 。

文章图片
图6/6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 , “在四季度 , 单月交付量峰值有望达到15000台” 。 当对手们依然在为单月破万苦苦挣扎时 , 小鹏的预期交付量 , 伴随着P5的强力加持 , 已悄然到达1.5万 。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 友商产品矩阵的一成不变 , 更赋予动作响应更快的小鹏 , 拉开身位的机遇 。 反观其他新势力 , 蔚来ET7的交付尚需等到2022年 , 理想汽车的纯电平台车型亦在遥远的路上 , 而小鹏P5已于10月底 , 迎来了首批车型的交付 。
无论P5今后的战况几何 , 在2021年接下来的数月里 , 小鹏已然预定了新势力领头羊的宝座 。
结语
随着新势力造车第一轮潮水的退去 , 电动车赛道内的马太效应骤显 , 月交付万台这道“分水岭” , 已然成为了衡量新势力品牌竞争力一大标准 。
此前 , 小鹏汽车、蔚来汽车9月交付量均超万台 , 这一成绩已经与国内一些老牌自主品牌的销量持平 , 对造车新势力来说 , 此意义非比寻常 。
虽然蔚来长年处于领头羊的地位 , 但蔚来8月和10月发生的大幅下跌 , 使得小鹏在三季度已经取得交付量冠军 。 而10月交付量小鹏与蔚来更拉开悬殊差距 , 小鹏上演了“后来者”居上的一出好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