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井的风水 下水井在院子什么位置( 二 )


我们一行拾级而下 , 越下越深 , 最后进入一个石券洞 , 券洞也是明代所建 , 一直保存至今 。此时 , 距离高处的道路已经有十几米的落差了 。刚到洞口 , 顿时有凉风扑面而来 。里面黑黢黢的 , 打开照明一看 , 已经到头了 , 里面是一汪四四方方的石砌小水池 , 有股凉意升腾 。

庭院井的风水 下水井在院子什么位置

文章插图
台阶下面的小方水池 , 就是山泉水 。
据向导岳师傅介绍说 , 这就是村民们以前吃水的泉水井 , 泉水从山上渗流而下 , 汇聚于此 。古人就此修筑了这个藏于券洞中的敞口泉水井 , 村民们可以下台阶取水 , 十分方便 。
水是生命之源 , 古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 , 逐步掌握了人工凿井取水的方法 , 水井的出现也大大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 , 而不同的水井形制既体现了地域的特点 , 也显示了当地人们对水源的利用技巧 。古代人们在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生产的的前提下 , 对水井的位置、牢固性、井水的清洁性、取水的效率等综合考量 , 不是随意而为 。
庭院井的风水 下水井在院子什么位置

文章插图
山西太谷县曹家大院的古井 。
就以遮峪村这个在道路下方泉水井上修筑石拱券洞 , 以青石台阶到达水面的建造来说 , 就蕴含了古人的匠心 。如箍竖井 , 高差较大 , 取水不便;做成敞口水池 , 又不利于防尘防污 , 不卫生还容易蒸发 。现有做法 , 兼顾了道路通行、防尘防污、取水便利等多种需求 , 切实体现了古代工匠在解决吃水问题上的用心 。看似朴拙 , 实乃大巧 。
相比遮峪村有丰富的山泉水源 , 同属长治市的壶关县树掌村 , 则没有那么幸运了 。
山西壶关县自古号称“干壶” 。古代就有“冬天吃冰雪 , 夏天喝泥汤 , 雨天院里摆满缸 , 背上干粮洗衣裳 , 遇到客人来家主 , 舍米舍面不舍汤”的民谣 , 以此可见当地吃水的困难情形 。最极端的事件是 , 明崇祯十三年大旱 , 全县牲畜家禽旱死大半 。
树掌村在壶关县的东部 , 是个千年古村 。从古到今 , 村民们为了吃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 也留下了艰辛历史的见证 。村中有一口罕见的四眼井 , 铸铁的井圈竟然被井绳磨出了道道勒痕 。如图 。
庭院井的风水 下水井在院子什么位置

文章插图
仅剩一只的铸铁井圈 。摄于树掌村委 。
四眼井其实是一口井 , 开凿于清乾隆二十四年 , 距今整整260年了 。据凿井碑记记载 , 乾隆二十年当地枯旱 , 汲水无地 。社首召集众人 , 请懂地理的冯先生点穴凿井 。正月开凿 , 二月得井泉 , 水量很大 , 基本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问题 。
不过 , 有了水井想要吃到却也很难 。因为水井深8丈 , 26米多深 , 全靠双手拔绳提水 , 井深绳粗 , 一人难行 , 大都是双人结对彼此配合 。长年累月下来 , 四个铸铁的井圈都被绳索磨出了深深的凹槽 。
庭院井的风水 下水井在院子什么位置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