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记叙文 语文记叙文作文( 五 )


路很美 , 很美 , 是月划过的痕 。月是路的魂 , 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简评】将生活融入文中
《路是月的痕》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记叙文 。记叙文有别于议论文 , 它不要求推理十分复杂 , 也不要求抽象地表现不同层次的思想观点 , 只要能表现出一个主导性的主题思想就行了 。重要的是要看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是否准确、生动、形象 , 是否能调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生活 。文章所写 , 集中于\"我\"对父亲吹出的笛声的认识:儿时感觉\"最美\" , 少年时将父亲吹笛视作\"不务正业\" , 到外地求学后又与笛声产生\"强烈的共鸣\" 。笛声原本没有大的变化 , \"我\"的认知发生巨变皆因\"我\"受感情(即对父亲本人的感情)的支配!这样的内容 , 这样的主题 , 非常准确、非常形象地论释了\"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这个话题 。
作者调动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生活 。由于作者十分熟悉农村生活 , 所以文中描写逼真而感人 , 如\"日暮听笛\"、月下路景\"等 , 其悠远的意境 , 优美的语言 , 深挚的浓情 , 无不留给读者美好的回味
5、父亲的布鞋 (2004年高考甘肃省优秀作文)
我的心目中 , 父亲一直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 他的胸怀宽阔如大海 。
父亲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 , 白底黑帮 , 宽宽大大 , 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 , 格外落伍 。我曾经笑着问父亲:“你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 , 怎么还穿这么土的鞋子?”
父亲微笑了许久 , 没有说一句话 。
父亲曾经对我说:“孩子 , 你别以为现在咱们有钱了 , 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村人的血 , 咱的骨子里要有农村人的那份质朴和忠厚 。”
我听着父亲的话 , 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
父亲小的时候 , 家里很穷 , 父亲没有好衣服穿 , 还吃不饱肚子 , 但是父亲学习很刻苦 , 肯下功夫 , 老在班里拿第一名 。
在贫困的威胁下 , 许多孩子都辍学回家去放羊 , 但父亲的父亲 , 我的爷爷 , 一个老实却又坚毅的庄稼人 , 咬着牙说:“再苦再穷 , 也要让娃儿上学 。”
就这样 , 爷爷用他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父亲读完了初中 , 而家里也因此穷得丁当作响了 。父亲 , 以他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憨厚聪明 , 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高中 。而此时的爷爷心头却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儿这么争气 , 可到县城上学的学费从哪里来?”
爷爷在炕头辗转反侧 , 他愁了一晚上也没愁出个结果 。第二天早上 , 爷爷沉着脸对父亲说:“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麦” 。懂事的父亲眨了眨眼睛 , 像明白了什么 , 二话没说拎起镰刀就跟在爷爷身后迈出了院门 。
可 当爷爷迈出门槛后 , 不由愣住了 , 父亲也楞住了———全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 , 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 , 有的提着一只瘦鸡 , 有的捏着几张破损并且沾满汗渍的钞票 , 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 。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们村上风水好 , 出秀才 , 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露了一回脸 , 咱脸上光彩……大家伙儿来送送娃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