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现状2022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


原文链接
:http://www.51jrft.com/jmgl/cwgl/1110.html
在经济社会中,会计信息伴随始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也在不断完善,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同时不断在发生 。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应当从多方面进行 。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背景、分类和国内外现状、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不利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对江苏省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涉及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各个方面 。
会计信息失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不便,严重者会造成了企业管理混乱,扰乱社会秩序,使社会无法真实反映经济情况,影响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鉴于上述诸多原因,迫切需要提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和治理方法 。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信息失真上市公司成因防范措施江苏
目 录
1.绪论 1
1.1会计信息失真出现的背景 1
1.2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2
1.3.1国外研究综述 2
1.3.2国内研究综述 3
1.3.3文献述评 3
2.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4
2.1会计信息 4
2.2会计信息失真 4
2.2.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概念 4
2.2.2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 4
2.2.3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同种类 4
3.江苏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 6
3.1江苏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6
3.2江苏省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与全国比较 6
3.3 江苏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 8
4.江苏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影响 9
4.1江苏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9
4.1.1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9
4.1.2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9
4.1.3 会计法规和制度的不完善 9
4.1.4会计人员工作环境影响 10
4.2会计信息失真对江苏省上市公司的不利影响 10
4.2.1不利于江苏省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0
4.2.2破坏投资环境,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10
4.2.3造成江苏省内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混乱 10
4.2.4扰乱江苏省社会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 11
4.2.5损害会计人员的信誉 11
5.对江苏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12
5.1加强江苏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能力教育 12
5.2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监督机制 12
5.3加强江苏省会计法律规范建设 12
5.4完善江苏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13
6.结论 14
7.参考文献 15
1.绪论
1.1会计信息失真出现的背景
1720年,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案件在英国发生,这就是著名的“南海公司”事件 。南海公司的成立之初,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在某些产业上获得政府特许的经营权,获取了巨额利润,被普遍认为发展前景远大 。1719年,在英国政府的允许下,南海公司完成了债券和股票之间的转换,成功的转移了英国政府的战争负债,并带动了其公司股票的升值 。1720年,南海公司股价由每股129英磅上升至每股1050英磅,公司获得了巨额利润 。其后,《泡沫法案》在英国通过,公众对南海公司产生怀疑,南海公司的泡沫最终破灭,公众抛售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最终宣布破产 。在这个事件中,南海公司通过造假会计信息,篡改数据,并以此欺骗公众,误导投资者,达到其盈利的目的 。自此事件过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开始广为关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逐渐成为了被世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舞弊案数见不鲜,其中有些更是影响深远 。1972年的“巨人零售公司”案件中,企业发生了250万美元的亏损,经过篡改数据,企业账面上实现了150万美元的收益,其中,通过减少应付账款的方式实现的收益占绝大部分 。1975年的“马蒂尔公司”案件中,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编制了一份精心伪造的财务报表,该财务报表中虚报了许多具有误导性的会计信息,使马蒂尔公司在外界看来发展前景远大,在此期间,安德森会计事务所对其的审计出具了一份合格的审计报告,也使得马蒂尔公司的骗局没有被戳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