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采访人员:王晶 每经编辑:陈俊杰
当前 , 国内智能手机的市场格局由原来的“一超多强”变成了“诸强争霸” 。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日前发布的数据 , 2021年Q3 , 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8010万部 , 同比下降4% 。 经济的不确定性、零件短缺和更换周期的延长继续给市场带来挑战 。 其中 , vivo市场排名第一 , 出货量达1800万部;OPPO(含一加)紧随其后 , 出货量达1700万部;荣耀则以1400万部的成绩进入前三名 , 同比增长109%;小米和苹果分别以1100万台和100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四和第五 。
前五厂商中 , 小米与荣耀备受关注 。 受元器件短缺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 小米第三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了2% , 而荣耀随着芯片元器件供应的改善以及产品组合的加强 , 正从其他安卓厂商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
那么 , 荣耀的产能如何?缺芯压力下供应链如何支撑其拓展全球市场?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格局?面对外界关注的一系列问题 , 11月4日 , 包括荣耀CEO赵明、荣耀供应链管理部部长宋亦文等在内的四名公司高管一一进行了回应 。 同时 , 荣耀还对外开放了其首家自行投资建设的工厂——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 。
文章图片
荣耀CEO赵明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供应风险可控
美国投资公司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数据显示 , 夏季芯片订单的平均交付时间已经延长至19周 。 截至10月 , 缺芯情况进一步恶化 , 平均交付时间增加至22周 。
全球供应链紧张考验手机厂商的应对能力 。 苹果CEO库克在10月底的第四财季电话会议上表示 , 供应链问题使苹果损失了60亿美元 , 供应受限问题因芯片短缺、新冠疫情等影响而加剧 。 在第四财季中 , 苹果实现营收834亿美元 , 未达到市场预期的851亿美元 。
“目前来看半导体行业的产能还是相对比较紧张的 , 但通过过去半年的努力 , 我们跟行业内主流的合作伙伴都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 , 风险是可控的 。 ”宋亦文说 。 据他介绍 , 11月4日上午 , 荣耀内部开会审视了未来6个月的供应情况 , 表示有信心支持荣耀的品牌和市场份额 , 进一步走向更大的空间 。
当前 , 荣耀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快速恢复 , 并开始拓展海外市场 , 面对供应问题 , 公司采取自建工厂与OEM代工相结合的方式 。
从深圳南山区驾车出发 , 约一个多小时便可抵达位于深圳坪山区的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 。 据荣耀制造管理部部长彭风雷介绍 , 这是荣耀首家自行投资建设的工厂 , 于2021年9月正式投产 , 总投资超过10亿元 。 整个产业园共有5栋厂房 , 建筑面积为13.5万平方米 , 集研发、制造、新产品验证为一体 。
在B5栋的量产中心可以看到 , 荣耀的手机生产线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 , 在一条长达149米的生产线上 , 只配备24名工人 。 彭风雷以组装一部荣耀Magic3手机举例称 , “该产品涉及1000多个物料 , 100多道工序 , 75%由自动化设备完成 , 其中超过4成的设备来自荣耀自主研发 。 在高精度自动化制造设备的帮助下 , 每28.5秒的节拍可产出一台手机 。 ”
“我们现在已经全面恢复了供应 , 产能是充足的 。 ”荣耀首席质量官马兵表示 。 除了坪山外 , 荣耀在全国还有六七个基地分布在江西 , 湖南 , 广西 , 以及山东等 , 但均归属合作伙伴 。
马兵坦言 , 坪山只占荣耀所有制造产业链中的一小部分 , 其更大的作用在于积累制造经验并复制到产业链中 。 事实上 , 荣耀目前大量产能是与比亚迪等在内的合作伙伴完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