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军的首领是谁 瓦岗军起义的意义


瓦岗寨起义,又称瓦岗军起义,是隋大业七年(611年)至隋大业十四年(618年)期间发生的一场农民起义 。
瓦岗农民起义,在历史舞台上活动了七、八年时间,动员了上百万的群众,转战中原,“破化及,摧世充,声动万里,威行四方”,演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活剧,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推翻隋王朝的整个斗争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是瓦岗军的巨大历史功绩 。遗憾的是,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及其保护下的政权,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走向下坡路,以至最后失败 。
事件背景
公元611年,山东、河南等地发生大水灾,淹没四十余郡;次年,山东又发大旱 。此后,关中地区又发生瘟疫和大旱 。百姓废业,无以自给,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隋炀帝却对官仓控制严格,致使百姓只能以树皮或泥士为食 。
公元612年,隋炀帝不顾百姓之安危,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征兵,进讨高丽 。第一次出兵前,他征调大批工匠在山东东莱海口大规模造船 。工匠被迫在水中不分昼夜地劳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亡者十之三四 。而行军途中的民工和兵士,大多因饥饿困乏,倒毙路旁,尸臭不绝 。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隋军一百多万人分海、陆两路进攻高丽,结果大败,只有二千余人侥幸逃回 。次年,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丽,被逼上死亡边缘的农民在洛阳兴兵暴动,炀帝因后顾之忧,只好退兵 。到了公元614年,国内农民起义席卷大江南北,炀帝妄想以对外胜利来扭转危亡的命运,对高丽进行了第三次征讨 。

瓦岗军的首领是谁 瓦岗军起义的意义

文章插图

起义经过
起义起因
瓦岗军的首领翟让,是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人,在东郡(今河南省濮阳县)衙门做法曹(管理监狱的小官) 。后来,因为犯了一点小过,被关进监狱,判了死刑 。狱卒黄君汉平日很敬佩翟让,看到翟让突遭横祸,非常同情他 。一天夜里,趁天黑无人,黄君汉偷偷地对翟让说:“现在天下大势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像您这样的人才,难道就这样在监狱里等死吗?”翟让说:“我现在好比是被关在圈里的猪,由不得自己啊,是死是活全靠您!”黄君汉急忙打开翟让身上的枷锁,让他逃跑 。翟让一边道谢,一边哭着说:“蒙您救助,我得以死里逃生 。可是,我走了以后,您怎么办呢?”黄君汉生气地说:“你这是什么话!我看你是个有抱负的人,将来能干出- -番拯救百姓的事业,才不顾个人安危放了你,你怎么像个小孩子一样哭哭啼啼呢?你只管去千大事业吧,不要为我担心 。”说完,两个人就分手了 。
翟让逃出东郡,回到韦城老家 。这时候,他家乡的农民正在酝酿起义,他和哥哥翟弘、侄儿翟摩侯,还有同郡的青年勇士徐世绩(后来改名李绩)、单雄信等人一起上了瓦岗寨,举起了起义的大旗 。起义军活跃在南北运河之间二百多里的广大地区,杀富济贫,队伍不断壮大 。
起义发展
瓦岗军迅速发展,给军需带来困难 。徐世勣献计曰:“此地为公与乡土,人多相识,不宜侵掠 。宋、郑两郡,地管御河,官旅运往不绝,若能截取,足以自资 。”让从其方,于是沿运河截获商旅公物,军旅大振 。大业十年(614年)十二月,率兵攻克郑州、商丘等郡县,缴获大批军械物资,控制了从梁(开封)至黎阳(浚县)一段永济渠 。瓦岗军的胜利,震动了隋王朝,大业十一年(615年)令齐郡通守张须陀镇压瓦岗军 。在力量悬殊情况下,义军被迫撤离宋、郑,守瓦岗,转战树林沙丘之间,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下,终于击退了张须陀 。后韦城周文举、雍丘(今杞县)李公逸、内黄王伯当率部投瓦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