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张家港的真实感受 张家港门户网站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孙寅)12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供需对接“清单化” 服务群众“精准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张家港样本》的报道 。
2018年8月,张家港市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城市 。一年多来,张家港市从群众需求与公共资源供给两方面统筹协调,精准对接、精细设计、精心服务,盘活了全市2000多个服务阵地,培育建设了100多个文明实践示范点,不断推动文明实践从中心向所、站一线拓展 。
(小标题)心中有本账
“群众要什么”与“我们有什么”
每天清晨,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的操场上都能看到不少锻炼身体的居民 。家住学校附近的老陈,只要有时间都会在操场开放时间过来跑跑步 。
“现在中小学操场固定时间对外开放,我们锻炼有了更多好去处 。”老陈笑着说 。
目前,张家港城区已有26所中小学在早晚时段、双休日、节假日向市民免费开放,不仅提高了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还赢得了群众掌声 。
得到群众叫好,要从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说起 。“新时代文明实践需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发力,有的放矢 。”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芳说 。
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张家港市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摸清群众需求、归集各级部门公共资源 。
依托志愿者、党员干部、网格员等群体摸清需求,部门间联席会议协调资源,张家港市将“群众要什么”与“我们有什么”有机结合起来,精准、精细设计服务项目清单 。
今年5月,张家港市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发布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首批部门重点项目,包括启动健康干预专项行动、开设中小学“自然课堂”、建设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实施家居安全普惠工程等 。
此外,张家港精心打造思想理论学习阵地“追梦学堂”,整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资源与张家港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等特色理论教育资源 。这种线上线下互动的理论学习模式非常受欢迎,“追梦学堂”各个活动区几乎天天爆满 。
(小标题)对接有平台
“您开单我接单、我供单您点单”
发布单位——大新镇中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需求类别——理论宣讲,对接团队——市委党校红色讲坛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在张家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平台上,点击进入“群众需求”模块后,屏幕上就呈现出这样一张表格 。
而在“志愿项目”模块,则可看到市级各部门和志愿组织提供的服务项目清单,包括教育服务、文化文艺、理论宣讲等,有需求的实践所、实践点均可点单预约 。
“很多时候出现了活动预约被‘秒杀’的现象 。到目前为止,被‘抢单’最多的就是市妇联提供的服务项目,预约率达99% 。”张家港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王飞说 。
基于升级改版后的张家港市志愿服务综合门户网站友爱港城网(即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平台),张家港市一方面接单群众需求,一方面主动发布服务项目,实现了“基层开单、市级接单;市级供单、基层点单”双向互动 。
在大新镇阳光社区,记者见到了刚参加完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活动的周美琴阿姨 。已经退休的周阿姨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这里每周都有不少活动,有些感兴趣的都来不及参加 。”
尽管如此,周阿姨还拉了一帮姐妹,组建了旗袍队 。为了让旗袍队“学有所教”,大新镇相关部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平台的“资源库”,为周阿姨的旗袍队请来了专业老师 。学成后,周阿姨和姐妹们的旗袍表演成为群众点单的文艺服务节目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