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绳牵九牛风水宝地 一索牵九牛风水地( 五 )


有些水的名字直接注入神秘的轶事传说,让人难以忘怀 。河曲县的巡镇,最早就叫得马水,是黄河流域一条不太大的支流,向西流入黄河,相传尉迟敬德得马于此而名 。有传唱的歌谣为证:“皇唐圣帝生姓李,殿头元帅无可比 。胡汉敬德尉迟恭,铁鞭到处烟尘起 。龙池捕马至河曲,方得回头心内喜 。妪婆担水送琼浆,地名唤作得马水 。”河曲娘娘滩,静卧万倾黄河,有石岛高丈余,上有娘娘庙,相传汉高祖贬薄姬于此潜居而名 。每逢春夏,岛上鸟语花香,河中小舟往来,恍若世外桃源 。马跑泉,相传系唐太宗练兵于此,因其地乏水,马渴极了跑地出泉,至今居民仍在饮用 。

一绳牵九牛风水宝地 一索牵九牛风水地

文章插图
娘娘滩 金源 摄
有些水的命名像印象派画作,比如河曲方志上记载的梅花水,并非水边有梅树,盛开着梅花,而是那儿有五个井,五方相缀,状若梅花;有些水与现实中飞禽走兽有关,比如繁峙县的打鹰泉、保德县的老鸦泉、河曲县的白鹿泉;有些水则与传说中的古老图腾联系起来,比如繁峙县的青龙池、九龙泉、凤凰泉、白龙泉 。
有些水早已积淀幻化为本地文化的意象,黄河、清涟河、岚漪河,都是当地文学刊物的名称,成为一城文脉的流传载体 。不知作者向这些刊物投稿时,是否会沾染上这些水的灵气而文思泉涌?
还有些水,它们的流动就是为了积攒一次旷世的相遇 。忻州城门楼上悬挂有“双流合抱”之匾,双流指的就是城南的牧马河与城北的云中河,两河奔腾过忻,像一对情侣,拥抱之后共赴滹沱河,这一奇景被诗人李之?写成诗句:“北有云中南牧马,双流合抱入滹沱 。”嘉庆帝的老师朱珪匆匆路过忻州,竟一眼瞥见了这个边地动人的一幕:“秀容低眉妩,牧马微涓流 。”忻州人王锡纶近水楼台,观察得更加细致:“云中之水,环伏如线,雨后溪流众多,日光照彻如明镜,不可逼视 。”无疑,这些文字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水对于这座城市的人文浸染 。这两条河,奔涌不息,直至今天,都在滋养着忻州人的生活和习性,也激荡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
一绳牵九牛风水宝地 一索牵九牛风水地

文章插图
忻府区庄磨镇牧马河畔 王昌威 摄
牧马河堪称久远的“太忻使者”,她从太原阳曲县出发,自西向东,奋不顾身,流经忻府区的三交镇、庄磨镇、豆罗镇,流经忻州市区之东南,最终于定襄县西北处汇入滹沱河,你看,水无意间做了太忻一体化的急先锋 。被古人诗赞为“云中水自天边至”的云中河,如今则出落得愈加美丽动人,天使一般披上了“4A级”景区、“三星级城市公园”等荣光,尤其“十里画廊”的美称令人遐想 。设想如果没有水的灵动,没有那些倒影天成,怎能产生这般如诗如画的妙景?
一绳牵九牛风水宝地 一索牵九牛风水地

文章插图
忻州城区云中河 冯晓磊 摄
忻州的水,为河、为泉、为景 。各地古往今来的胜景中,水往往是绕不开的灵魂 。比如保德县的带水泛黄、水心底柱、峡口天桥、温泉腾雾,静乐县的天柱龙泉、石峡温泉、弥莲异水、天池霞映,繁峙县的滹沱落石、三泉涌冽,原平市的地角枕流、石人瀑布、阳武流金,代县的滹沱孤舟,定襄县的沱水冰消和三霍清泉;还有岢岚县的温泉漱玉,河曲县的河涯禹迹、天桥灵雨、沿流钟鼓、阳沔封冰,偏关县的偏河曲流、金河沙伏、暖泉冬草、溪洞流山,宁武县的天池霞映、汾源灵沼、恢河伏流、染峪流虾,五台县的石窟跃鱼、河边归燕、龙湾烟雨、茹湖落雁 。值得一提的是五台县“古八景”中的“东冶秋禾”,县城西南的东冶镇,自古以泉岩水灌田,无干旱,岁获常丰,秋成时的农家乐终成最动人的景,可见水给当地带来的不仅是环境之美,更有丰收之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