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曾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昆虫之一 , 在世界范围内 , 除了南极洲外 , 其他大陆上均有它们的身影 , 正是因为这样 , 萤火虫的种类才多达2000种 。作为一种承载了许多人童年回忆的昆虫 , 萤火虫正在逐渐地消失 , 以至于现在除了一些极好的环境内 , 它们已经比较少见了 。那么 , 为何儿时常见的萤火虫 , 如今却非常少见了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

文章插图
首先 , 我们简单地来了解一下萤火虫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下所有具有发光能力的昆虫的统称(萤科下也有不会发光的昆虫哈) , 萤火虫的发光是生物发光的一种 , 这是因为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 , 在发光细胞内有两种被单独隔离开的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等到萤火虫需要发光时 , 只需要将这两种物质融合在一起 , 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 , 荧光素就会释放出能量 , 其中有95%的能量是以光的形态发出的 , 因此只剩5%的热能是不会烫伤萤火虫的 。不过 , 值得一提的是 , 到目前为止 , 科学家们还没有弄清楚 , 萤火虫是如何控制这两种物质的结合与分离的 。

文章插图
萤火虫是一种昼伏夜出的昆虫 , 但是在黑夜发光 , 无疑就等于亮起了一盏灯告诉天敌们“我在这呢” , 这看起来是非常危险的 , 但是发光的萤火虫吸引异性靠的就是荧光 , 所以为了繁殖和生存 , 萤火虫具有了一定的毒性 。早在1999年 。国外的学者奈特就通过观察发现 , 误食了繁殖期萤火虫的蜥蜴会产生死亡现象 , 而且之前就已经有学者发现 , 老鼠在选择进食萤火虫时 , 会避开发光的萤火虫 。可见 , 萤火虫的荧光有两个作用:告诉异性 , 可以繁殖了以及警告天敌们“我有毒 , 别吃我” 。

文章插图
成虫的萤火虫大都主要以花蜜和花粉为食 , 因此它们也能起到一定的传播花粉的能力 。虽然萤火虫成虫素食 , 人畜无害 , 但是 , 幼虫期的萤火虫可是十足的“食肉动物” 。无论是陆栖还是水栖的萤火虫 , 它们的幼虫都吃肉 , 不同的是陆栖的萤火虫幼虫主要以蜗牛为食 , 水栖的萤火虫幼虫主要以水生的螺类为食 。它们的幼虫都会分泌麻醉液 , 将这些软体动物麻醉后再分析消化液将其肉分解成流质 , 最后吸食 。(下图为陆栖萤火虫幼虫钻入蜗牛壳内 , 进食蜗牛)

文章插图
萤火虫为何越来越少了?萤火虫是一种昼伏夜出的昆虫 , 这就避开了大多数的食虫类动物 , 其次萤火虫的成虫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有一定的毒性 , 这一点它已经通过张扬的荧光告诉了对方 , 最后所有动物的天敌 , 人类也不吃萤火虫 。既然这样 , 为什么现在的萤火虫相比以前少了很多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环境变化 。萤火虫根据栖息环境可以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 , 水栖的萤火虫要栖息在缓慢流动的水域中 , 比如小河 。但是 , 不知道小伙伴们注意到没有 , 小时候我们经常去摸鱼的小河 , 现在早已经干涸了 , 里面的水栖萤火虫(它们以前常在小河边能看到成群的)也就消失了 。其实 , 不仅仅是水栖萤火虫 , 与它们相近习性的蜻蜓(蜻蜓的幼虫水虿chai , 也是生活在小河中)也越来越少了 。因此 , 许多野外流动的水域的减少 , 是水栖萤火虫减少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蜻蜓的幼虫水虿)
- 有什么初一复习计划?
- 地球上最致命的生物有哪些?
- 曹文轩,郑渊洁,杨红樱,这些陪伴我们童年的作家,谁是最爱?
- 有些女人,尤其是大龄剩女们说“我们非常独立,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自己解决”,对此你怎么看?
- 2023做啥生意好?什么生意比较火爆?
- shopbop和得物哪个靠谱?是正品吗?
- 九阴真经丐帮用什么宝物 九阴真经丐帮六内
- 如何自学八字命理 怎么自学算命八字风水师
- 我们大学没有开设英语四级口语考试,怎么办?
- 有人怀念小时候农村的生活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