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养生之说,你还知道哪些夏季养生的谚语?

冬吃萝卜夏吃姜,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些养生方法确实好 。养好生不求医生,养好神不求神仙,我老家流传一种简单的养生方法:早喝姜茶,晚吃萝卜汤,一年四季天天如此,身体好不求医生,人长寿不求神仙!
《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那么,什么是冬病夏治呢?顾名思义,冬病夏治可以理解为夏天可以治疗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一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平时阳气不足,又值冬季气候是阴盛阳衰的,正气不能抵抗外邪并且容易感受寒邪,这样会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泄泻、关节冷痛等慢性疾病 。

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养生之说,你还知道哪些夏季养生的谚语?

文章插图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处在小暑和处暑之间,这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通过补气,温通人体阳气,祛除寒邪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邪气,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
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养生之说,你还知道哪些夏季养生的谚语?

文章插图
所以严谨一点来说,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这也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念的具体运用 。
搜罗了一些很实用的养生防病谚语和名言,分享给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寒从足下生,百病凉上起 。
病从口中入,凉从脚上来 。
宁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 。
饭要定时吃,衣要看天穿 。
大汗莫当风,当风易伤风 。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
食多伤胃,忧多伤神 。
老防伤寒少防痢,中年要防伤肝脾 。
内疾不生,外患不入 。(《抱朴子·内篇·论仙》)
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 。(《养生四要》)
?
四时
春捂秋冻,一年无病 。
春要捂,秋要冻,不捂不冻要生病 。
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 。
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夏不露腹,冬不露肩 。
冬不恋床,夏不贪凉 。
伤风伤风,多在秋冬 。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
?
运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
劳不过累,逸不过安 。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
?
情志:
笑口常开,健康常在 。
喜不过欢,怒不可暴 。
?
饮食:
少吃香,多吃伤 。
饭前先喝汤,不用开药方 。
止泻健脾补五脏,煮粥宜把扁豆放 。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 。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 。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 。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 。
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 。(《抱朴子·养生论》)
养性: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 。(《养生论》)
【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养生之说,你还知道哪些夏季养生的谚语?】养性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制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虚精散为五难 。(《千金要方·养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